第三百一十一章 後宮、奏疏、鹽法

官身對於梅可甲這樣的商人來說意味著太多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幾兩碎銀反而入不了他的眼。所以皇帝竟然有此賞賜,梅可甲也終不似以往一樣鎮定,改而情緒洶湧而不能止泣。

朱元璋對商人多麽不待見,這不必多說。這個農民老爺爺,除了對自家人疼著愛著生怕受一點苦以外,他對其他各個階層都不好。

有此背景,梅可甲此番才如此激動,他叩首說道:“小人微末之伎能得陛下賞識,更賜官身,心中感佩莫名,無他,終此一生為陛下效死而已!”

因為都是自己人,沒有文臣,所以朱厚照的姿勢很隨意,他半躺在一個木椅上,搖搖晃晃的倒是很悠哉,並對著側方向跪著的梅可甲說:“朕這個人有些護短,有的時候也因此很難完全顧得上是非對錯。無論怎樣,自己人朕總歸是要愛護一些。當然給不了你大官來做,因為傳奉官本身也是朕要去除的弊病,這六品功名冠帶給你,怕是也有人說些閑話。不過朕也不管,因為你給朕立了大功。”

梅可甲沒想到皇帝還搭上了一點清名,心中更加感動和折服。

“再有,去年,你一個婢子所出的一雙姐妹,因為一些奇怪的事情而沾上了些謠言。民間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朕總歸還是要通過你才好把這件事定下來。”

這件事,上次梅可甲進京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

起因當然是懷遠伯欲上門搶人,最後叫陛下給救了下來。

即便事實確實清清白白,這兩人也嫁不出去了。因為沒有人會摸得準,皇帝在這裏到底有沒有事情。

可能沒有。

但他媽的萬一有呢?

女人而已,舊社會的地位不高,誰也不會為了這一點就去搏命。

除非朱厚照聖旨將其賜給誰,或者主動出面為其說親。

原來是有這個可能性,不過他去過一趟梅府,見過了之後就不太願意了。自古英雄愛美人,兩個小姑娘漂漂亮亮的,幹什麽便宜了別人?

這件事說起來奇怪,

因為鮮少有皇帝自己出面來講這種事,搞不清楚的還以為皇帝色心大動。不過梅可甲也是知道其中緣由的,大概除了覺得奇妙,還有就是一種……覺得撞了大運的感覺,他原本其實安全感不夠,有了這一層關系,自己就不會時時做噩夢了。

也有人說未來不知是福是禍。但現在局面已然如此,他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回奏道:“小女蒲柳之姿,又出身微末,能侍候天家已屬偷天之運,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

“其他沒什麽,就是朕……的確不能封位過高,否則朝堂上總歸是要鬧上一鬧的。”朱厚照也不騙人,反正實話實說,“這一點希望你能夠理解朕。”

梅可甲微驚,“微臣惶恐!”

“哎。”

朱厚照也不知道要怎麽繼續講下去,他上輩子娶老婆也沒有以皇帝的身份娶過,現在這種情況,話說重了,他覺得自己過分,話說輕了,又驚著了對方,真是難辦。

但難辦也要辦。

他還記得先前張太後提醒過他,既然外面有此謠言,那倒不如早些把人給接近皇宮。

皇帝召兩個女人有什麽問題?

雖說是商人之女,但是只要不封為皇後,大臣也不會有意見。

時間拖得久了,反倒會讓人覺得皇帝提上褲子就想賴賬。

再有,

新年一過,好些臣子上疏強調皇室子嗣傳承之事。

現在做這種動作,正正好好應著了四個字:順理成章。

“你也不要惶恐了。今日回去以後,就把朕的這番意思和你的兩位女兒說明。也……”皇帝想了想,“……也不必急著讓她們這幾日就入宮,你剛回來,還是給些時間叫你們父女相處些時日。等到你覺得差不多了,遞個消息給劉瑾。朕會令劉瑾去接人。”

這些安排都很有人情味。

“是,微臣謝陛下體諒!”

朱厚照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你們還未用膳吧?留下來,多陪朕一會兒。”

谷大用和梅可甲皆不敢受,因為今日的恩賞已經不輕了。再多,那就承受不起了。

但是朱厚照堅持,“說了,我們是自己人。”

不過,到最後他們也還是不敢和皇帝同桌。

朱厚照也不講求那些形式,還是以人家能夠舒適的狀態去搞,否則坐立難安,這飯吃著有什麽意思?這樣就搬了兩張稍矮一些的桌子,讓他們坐在兩側。

高度下去了,谷、梅兩人的心反倒放下了不少。

“大用。”

“奴婢在。”

“再去浙江以後,負責掌管梅記的杭州織造也劃為你管。但你不要管他怎麽做生意,你我都不行商,就是朕也不會去管他如何買賣。你,要去為朕管理幾塊皇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