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宦官亂政?

刑部的大牢因為塞滿了犯人而擁擠,與此形成對比,戶部的太倉庫則運進了許多贓銀。

皇帝發怒並不能夠讓所有的事情都一勞永逸,其關鍵在於司禮監和錦衣衛的介入。

朱厚照這麽做的理由當然是不信任他們,官官相護、大事化小,這又不是多稀奇的事兒。

所以要派司禮監,司禮監往那兒一坐就是不一樣,

但宦官一擡頭,開始作威作福,其影響一樣不小。

尤其經過上次宮廷裏大肆的殺戮,劉瑾的名聲已經徹底敗壞。

外庭的臣子堅定認為,劉瑾之所以還守規矩就是因為皇帝。但凡管束的松一些,他即會露出獠牙。

刑部的大堂升起,頂著個紅帽子的劉瑾和毛語文在左右兩邊角上各自安坐,

這讓韓文和閔珪都有一絲不舒適的感覺,

韓文昨日已經把那個戶部陜西清吏司給狠狠罵了一頓,還不就是因為這點。

老實說,這種場景,要到憲廟成化年間才找得到。

弘治年間的廠衛被壓的老老實實,如今正德元年竟有了起勢。

真是難說好壞。

“劉公公?”韓文忍著不高興,這樣打了個招呼。

劉瑾老神在在,一副得意的模樣,點點頭說,“嗯?若無它事,大司徒只管升堂吧。”

閔珪脾氣不好,憋著怒氣不說話。

啪!

驚堂木一聲敲下。

“帶犯人!!”

……

揚州鹽課之案在京師刑部開審。

官員群體本身就對這件事情有些不滿,

如今看到司禮監插手,就更加惱怒。

……

劉瑾可不是什麽會低調的人,他在堂上會插話、會引導,

那些個犯人也有死前瘋狂的,他們當堂咆哮,

“天下鹽官幾個不貪?幾個不涉及私鹽?憑什麽朝廷就要定我的罪?!”

“荒唐!!”

韓文是知道的,錦衣衛和司禮監的人都在,這些話都會傳到皇帝的耳朵裏,也包括他說的話。

“身犯重罪,有負皇恩還不自知,竟敢在這裏咆哮!真當本官不敢用刑嗎?”

劉瑾也皺著眉頭,得意的神情中帶些嫌棄,“這種蠢貨,大司徒還和他浪費口舌做什麽?他的話已經承認了自己從私鹽中獲利,照旨意,秋後處斬即可。”

這……

此人才上來說了幾句話而已,

韓文畢竟是當朝的重臣,對於皇帝也忠心耿耿,若論聖寵,即便不如顧佐那些人,但至少皇帝是信任他的。

“劉公公,本官還在審案,案情未明,還請劉公公不要多嘴。陛下聖旨叫劉公公監審,既是監審,劉公公自可在這裏瞧好、聽好,事後將本官所言字字不落稟告於聖上即可,本官絕無二話。可主審官還是本官。”

劉瑾被當眾頂了一下,也覺得備受羞辱。心中湧出無限的怒火,

可恨韓文畢竟不是無名小卒,而且人家說話滴水不漏。他也沒辦法。

“來人!!”一向溫和的韓文也開始動火了。

這次他挑起鹽課之案,其實也是做好了丟官致仕的心理準備。現在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什麽可怕?

“將此人掌嘴!”

……

刑部的審案火藥味十足,

這些犯人大多犯罪事實充分,所以沒什麽好說的,

但人群有不滿,不滿總要有個地方發泄。

司禮監與錦衣衛正好撞到了‘槍口’,

是了,

好些個文臣對於司禮監的插手頗為不滿,

尤其再考慮到宦官、錦衣衛……不管是哪一個,它們的存在感都比弘治時更加的強了。

於是大朝會之後的京城並沒有因此而安靜,反而更加激烈,

三五文人相聚,就會在酒後說一些宦官之亂的話。

朝堂上的爭鬥似乎永遠不能停歇。

對這些感到很疲憊的顧佐主動的把鹽課的事屏蔽在外,鄒澄是什麽罪、關在哪裏,他一點兒也不關心,更加沒有和誰問起過。

他現在全部的心思還是在少府。

在他關入獄中的這段時間,少府之下設立了一個新的京城規劃司。

司正和副司正分別為宋衡和張池兩人,

張池還有規劃建設藏書園的任務,

此外不夜城有些停滯,顧佐也要讓它重新動起來。

而且還有修路、白名單等等。

可以說,事情填滿了顧佐所有的時間,

即便是頂著炎炎夏日,他也只得到南城去了解藏書園的實際進展。

張池指著他們面前的、三三兩兩分布的幾個池塘說:“當初從藏書樓的計劃改為藏書園,所考慮的便是防火。因而屬下便想著,藏書園的選址若有近水、沿水則更好。此外有了水以後,在景觀上也能多做文章。”

“藏書園以‘書香’為理念,初期一共計劃修築八座獨立的藏書樓,整體成‘書’字形,每座藏書樓都不一樣,各有特色。除了建築之美,當然也要兼顧陛下所說的實用性,藏書園有南北兩座門,中間主路可以通往京師南城,路途不遠。而藏書樓中多設桌凳,除了樓內本身,外間於河邊也修築書亭。一切以便於讀書、樂於讀書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