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公心私心

“就算裕郡王所料出了差錯,大殿下也不必如此動怒的。”

載垨的府中,姜雍、蔣冕和余承勛三人又在苦口婆心的說著。

載垨還未出宮便對載壦惡語相向,這件事發生在宮裏,朗朗乾坤的叫人不知道也難。

蔣冕覺得皇長子這樣的做法有失身份,偏偏正德皇帝是天縱之才,大抵這等人是最受不了蠢人的,因而拼著違反上下尊卑,也要多說這麽一句。

載垨這時雖消了怒火,但想到自己平白惹父皇不快,吃了個大大的暗虧,心中始終如一根刺一般。

他還很少在君前有這樣拙劣的表現呢。

所以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我不再怪他就是了。”

不過之後在具體事情的態度上,自然還是更加偏向面前的這些臣子,他那個二弟也實在是不靠譜。

蔣冕為了當好這個老好人,事後又到載壦的府上去做和事佬。

老大和老二始終是綁定在一起的,這個局面不能破,否則連自己的親兄弟都團結不了,落在皇帝眼裏會如何看?

不過他撲了個空,

宮裏來宣召的公公也撲了個空,正著人去找呢。

蔣冕本來也想等等,但聽說是皇帝召見,自然是放棄了今天見二皇子的打算,畢竟載壦回來了,也沒時間聽他多說。

只是不知道皇上單獨召見二皇子是為何事……

蔣冕心中有些擔憂,這兄弟兩人之間的嫌隙還沒完全擺平,這個時候面見天子可別有什麽問題才好。

事實上,載壦也不是躲著人,他這會兒正在梅府呢。

不過不是為了他的舅舅,而是為了他的外公,平海侯梅可甲。

梅可甲已經六十多歲了,雖說這一身繡了猛禽的紫色袍服甚為光鮮亮麗,但是他年老體衰,精神衰微,不僅腰背佝僂,臉上皺紋也如溝壑一般,真叫一個老態龍鐘。

講起話來也是讓人覺得一直有一口老痰咽不下去。

人要服老,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從浙江回來不幹了。

回府之後,就侍弄些新鮮玩意兒,載壦這是來孝敬他來了,而手中拿著的是一個精美繡包,倒到桌子上的則是細細密密的白色沙粒。

梅可甲一眼便認識,“這是細鹽?”

細鹽的研制、生產已經於幾年前被大明科學院搞出來了,不過方法上只是簡單的溶解過濾,然後磨碎,應當是還有一些雜質,但在賣相上確實比以前直接曬出來的粗鹽要好的多,這幾年間也大受達官貴人的喜愛。

“雖然很像,不過這不是細鹽,而是糖,是甜的。”

“喔?”梅可甲眼神一動,雖說現在時不時的就有稀罕東西,不過像鹽一樣的糖,他還是沒見過呢,於是上手點了一下,再蘸到嘴裏。

“真是甜的。”

載壦笑了笑,說:“這是於民間收集到的制糖法,叫做黃泥水淋法,可以將蔗糖提純,使其甜度大增,而且色白肉細,口感絕佳,外公以為如何?”

“好!好!”

中國人的吃糖史經歷了直接從自然界獲取,之後再在常年累月中進行提純的過程,和制鹽一樣,都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記載,實際上說的就是自然界的一些菜有甜味,大概率應當是麥芽糖。

不過糖大部分時候都是奢侈品,因為制作起來費時費力,而且吃飽肚子都不容易,不可能再把能吃的東西拿出來熬糖。晉代時,王愷曾用飴糖刷鍋,以此“炫富”。

宋代時制糖的技術進一步發展,可以制造冰糖,但是不像冰霜那樣潔白,因為含有雜質而呈紫色或黃色。資深甜黨蘇東坡曾寫詩盛贊“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說的就是那種琥珀色,也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紅糖。

到了明代之後,《天工開物》曾記載過一種方法,可以將深色的蔗糖“凈化提純”,使其變得潔白晶瑩。後來一直到民國,中國人都是用這種方法來獲取白糖。

而這樣的商品在當下拿出來,想都不必想肯定又是價格奇高的奢侈品。

“外公明白你的意思,你想讓公司試制,然後將產品高價賣出去是吧?”

載壦沒有否認,“大明南洋公司最為合適。”

梅可甲琢磨了一下,“你不自己向皇上呈遞嗎?這也是你的一份孝心呐。”

“送與外公,叫外公歡心,也是我的一份孝心。”

“和老大鬧了別扭?”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載壦略微有些無奈,“這東西原是應該給讓大哥呈獻於父皇,不過……”

“怎麽了?”

載壦搖了搖頭,“舅舅心裏不舒服,總是惦念著南洋公司,他們攛掇著大哥不知道在做些什麽。我怕贈了大哥,反而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