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皇子辦差

載壦因為排行老二,自小就被灌輸‘不要多想’的觀念,而且越長大越是沒有多余的想法。加之他天生性子相對平緩,平時更是一句話都不講的那種,所以才更能想得通‘不爭’的道理。

而且與載垚也不一樣的是,他和載垨的關系更親,非分之想就更少。

載垨則不必說了,他是皇長子,就算他自己沒什麽想法,也會有一大幫大臣去吹他的耳風。

“兒臣參見父皇,父皇聖躬安!”

“朕安。”朱厚照本來在看奏本,轉頭瞥了他一眼,“過來說話。”

“是。”

“尤址,將那個點心拿來,賜給老二。”

“謝父皇。”

朱厚照還是更喜歡小時候和他們的相處方式,現在雖然長大了,但還是盡量保持著。就是給小朋友一些玩的、吃的,

實際上他們父子感情好得很,只不過他注重國事,所以在談正事的時候,孩子們都不敢敷衍。

朱厚照放下奏疏,雙手交叉抱在胸口,對載壦說:“老二,上次沒有細問,你這一趟到西北督送糧草,有何感想?”

載壦本想放下手裏的點心,但天子一個示意叫他繼續吃,於是便嚼了幾口,“父皇仁厚之君,勵精圖治幾十年,將無償徭役,改為有償徭役,這實際上也是輕徭薄賦的內涵之一,這自然是一項大大的善政,不過兒臣卻覺得有一處隱患。”

“喔?”朱厚照心中來了興趣,“那你倒說說看。”

“兒臣覺得,這樣大大提升了朝廷的用兵成本,不利於大軍集結。如果遇上敵人以二十萬兵馬大舉來犯,只打一場仗,國庫便會入不敷出。由奢入儉易、由儉入奢難,若是一直是無償徭役,征用便也征用了。如今是有償徭役,真的需要的時候,要麽朝廷仍維持有償徭役,則國力必定耗損嚴重,若是改為無償徭役,更容易引得百姓生怨。”

雖然說得有些殘忍,但不失其中道理。

實際上,這後來和大清發兵只有兩三萬是有一定關聯的。

不像明永樂時,一下子可以調動五十萬大軍,雖說其中是有民夫,但戰兵肯定是比清朝時的規模要大。

“不錯,你還是有些見解的。不過呢,這世上絕沒有十完十美的策略、制度,有的只是因時而變,因勢而動。朕的治下,朝廷有那麽多的財力,自然就是要讓利於民、藏富於民。千百年來,英雄人物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可又有幾個盛世呢?能讓老百姓過上幾十年好日子,朕此生足矣。至於後嗣之君,不管朕怎麽做,他都會有他的問題,至於有沒有他的辦法,那個時候朕已長眠於地下,自然是管不了的。”

載壦連忙說:“父皇春秋鼎盛,是萬萬歲,兒臣還想伺候父皇萬萬年呢。”

“不行啊,前一代人老是不讓路,會出問題的。”

載壦聽得這句話心中一揪,原來父皇會有這種想法麽?

“好了,不提這些,朕這次召你進宮,是有要事交給你。”朱厚照回過身去,從禦案上拿出一個奏本,“昨日,四川巡撫姚玉林轉呈了成都知府苗子恕的一封奏疏,說成都府雙流縣田長夏言為官無德、魚肉百姓,田長衙門更是有錢入、無錢走,引得民怨沸騰,所以便依律將其拿下,交有司議罪。”

田長因為是皇帝親自設立,所以官員要動這些人,一般是要給皇帝一個說法。否則,免個八品小官絕不至於鬧到中央。

載壦接過奏本,從上面往下看,“這……父皇,但不知有何問題?”

“單獨看是沒問題,但這個說法與宮裏的人和朕稟報的大相徑庭。”

“什麽?竟有人膽敢欺君?”

“此事原本遣個內官去核實清楚也就罷了,不過那四川巡撫畢竟是張璁的人,那些下面的人有了倚仗,膽子有多大你也是知道的。”

載壦明白,皇帝是暗示官銀走私案。

“所以得派遣你這個皇子出馬,但你大哥也不合適,他剛剛彈劾了張璁,現在讓他去查他的人,總是難免失之事實,而有誇大。你的話,一向穩重,所以這差事就交給你吧,你可有信心勝任?”

這事情倒不復雜,一說就很清楚了。

不過載壦卻是咬了咬嘴唇,表情有些為難的跪了下來,“父皇吩咐兒臣,兒臣哪怕是刀山火海,也當去得。不過此事兒臣卻不敢接。”

朱厚照食指輕輕點了一下桌面,“為何不敢接?”

“父皇也說了,大哥剛剛彈劾過張璁張首輔,若是大哥此時囑咐我借機撕扯、擴大事態,我不聽,便是不顧兄弟之義,可我若是聽了,便是對父皇不忠,如此兩難之事,實在叫兒臣不知如何抉擇,因而不敢接。兒臣懇請父皇另擇賢明!”

朱厚照搞不清楚他這番話是真心還是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