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幽靈鳥

在X區域中,總管是幽靈鳥陰郁的夥伴。第三天,她在蘆葦叢裏發現一具骸骨。他們的進入地點在海水中。如今X區域裏已是冬季,當他們沿著蜿蜒的小徑遠離海洋,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寒風使勁吹向他們的臉和外衣,灰藍色的天空仿佛警惕地守護著重要的秘密。鱷魚、水獺和麝鼠都鉆進了泥土,如同幽靈般躲在陰沉搖曳、汩汩作響的水面下。

天空的高處呈深藍色,她看到一絲反光,然後發現那是一群鸛鳥,排成錐形在空中繞圈,灰白色的羽毛在太陽底下閃爍著銀光。它們盤旋著飛向遙遠的高空,帶著毫不動搖的自信前往……哪裏?她無法確知它們是否在測試牢籠的範圍,也不知它們是否能在撞上隱形的邊界前看出來,或者跟其他所有被困在此的生物一樣,只是憑著記憶中的本能行事?

她停下腳步,總管也跟著停下來。他顴骨突出,大眼睛,鼻子不太醒目,皮膚為淺棕色,身穿牛仔褲、紅色法蘭絨襯衫和黑色外衣。另外,在野外行走的話,她不會首選他所穿的靴子品牌。他是南境局的局長,也曾是她的審訊者。他也許具備運動員的身材,但進入X區域後,總是低著頭喃喃自語,不停地查看那幾張皺巴巴沾有水漬的紙。這是他從南境局帶出來的報告,毫無意義,來自舊世界的廢物。

他幾乎沒有注意到變化。

“怎麽了?”他問道。

“鳥。”

“鳥?”仿佛這是個陌生的詞,仿佛沒有意義,仿佛並不重要。然而在這裏,誰知道什麽才是重要的呢。

“對,鳥。”進一步的細節他或許無法理解。

她拿起望遠鏡觀察鸛鳥,它們左右回轉,隊形卻始終不亂:仿佛有生命的漩渦,在天空中滑翔。這景象讓她想起,當他們震驚地從海底闖入X區域時,周圍有許多盤旋的魚群。

鸛鳥是否能從高處辨認出他們?是否會向某個人或某種存在匯報?連續兩晚,她都感覺篝火的光亮邊緣有成群的動物聚集,就像X區域遲鈍而冷漠的探子。總管需要的是緊迫感,仿佛有目標就有意義,而她想要更多數據。

自從到達海灘後,他們之間已經出現過一些誤解——尤其是該由誰領頭——後來,他收回了自己的名字,再次要求她稱他為“總管”,而不是“約翰”。她答應了。某些動物的外殼對生存至關重要。沒有外殼,它們將難以為繼。

發過一場燒之後,他的困惑越來越深,並且也感受到她所說的“光亮感”,或許他很快就會迷失自我。因此她大致可以理解,為什麽他把自己埋在所謂的“風土報告”裏,為什麽謊稱想要尋找答案,事實上,他顯然只是需要某些熟悉的東西作為支撐。

第一天裏,她曾問他:“在從前的世界中,我對你來說算是什麽——假如你我都還是做原來的工作?”他答不上來,但她猜得到:她是一名嫌犯,是正義與真理的敵人。那麽,在這裏他們對彼此又算是什麽呢?很快,她將不得不挑起爭執,逼迫他真正交談。

但是此刻,她對左側蘆葦叢中的東西更感興趣。那裏閃過一抹橙色,或許是一面旗幟?

她一定是愣住了,至少她的姿態出賣了她,因為總管問道:“怎麽了?有什麽不對勁?”

“應該沒什麽。”她說。

稍後,她又見到那抹橙色——蘆葦上系著一小塊破布,在風中來回搖晃。它位於三百英尺遠處,在蘆葦的海洋中,在那片危險的淤泥沼澤裏。再往前一點,似乎有個黑影,或者一塊凹地,他們從高處望過去,可以看到蘆葦之間似乎隱藏著什麽東西。

她把望遠鏡借給他。“看到沒?”

“看到了。那是……勘測標志。”他不以為意地說。

“就好像真有這個可能似的。”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

“好吧。那‘像’是勘測標志。”他遞回望遠鏡,“我們應該順著路走,去那座島嶼。”這一次,他說到島嶼時頗有誠意,顯然不太樂意調查那塊破布,盡管還沒人提出來。

“你可以留在這兒。”她說道,但她知道他不會留下。她倒是寧願他留在這裏,好讓自己在X區域中單獨待上片刻。

然而,在這裏真的有可能獨處嗎?

幽靈鳥在那片空地裏醒來,然後被帶去南境局接受處理。很長一段時間內,她以為自己死了,以為自己是鬼魂,盡管她並不相信死後的靈魂世界。即便當她發現自己通過某種未知的方式回到了邊界另一側的真實世界……發現自己甚至不是第十二期勘探隊的生物學家本人,而是一件副本,這種感覺依然並未消退。

在面對總管的審訊中,她也已經承認:“那地方如此安靜空曠……因此我就等著,不敢離開,因為我懷疑自己之所以出現在那裏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