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幕僚

一到用錢的時候,張大官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財政局長王志剛,他把王志剛一個電話就召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把王志剛叫來不是找他要錢,因為張大官人清楚濱海的財政狀況,他叫王志剛來是為了讓他幫忙想辦法。

和江城聯合生產路燈的事情進展順利,第一批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不日就可以運抵濱海,進入安裝流程。

張揚聽王志剛匯報完這一情況,自然感到欣慰,他笑道:“做事就需要這樣的效率,志剛,你們家的事情怎麽樣了?”

王志剛明白他是在問王學海,笑了笑道:“他們兄妹倆倒是見了面,可能太久沒聯絡過了,彼此有些隔閡。”

張揚聽出他話裏的意思,顯然王學海兄妹兩人沒能冰釋前嫌。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於王家的事情張揚也不好過問太多,他把話題切入主題,今天叫王志剛過來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幫忙解決錢的問題。

王志剛聽張揚說完,眉頭皺了起來,他低聲道:“張書記,這套綠化方案的預計投資額是多少?”

張揚道:“這套綠化方案並非是單純的綠化,而是城市形象的整體提升工程,從道路整修,到橋梁改造,到城市的功能區域重新劃分,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如果想要全部完成,大概需要五億資金,一期投資就需要一億。”

王志剛道:“市裏能給支援嗎?”

張揚道:“他們能夠給我們一些支持性的政策就不容易了,想要他們拿錢根本不可能。”

王志剛道:“五億是長遠目標,咱們先不去想,一億的資金缺口想要解決並不難,但是短期內要解決這件事恐怕不容易。”

張揚道:“是啊,我都奇怪了,濱海這麽好的資源,為什麽財政拿不出錢來?”

王志剛道:“這段時間我針對這件事也做了一些了解和調查,從審計局了解到的部分數據,濱海單單是去年一年的因公出國費用就達到了一千二百萬,公車購置使用費是三千六百萬,公務招待費是三千九百萬。”

張大官人聽得瞠目結舌,忍不住連粗口都爆出來了:“我靠,這麽多?濱海的那點兒財政根本不夠吃的。”

王志剛道:“想要讓濱海的財政有所起色,必須要開源節流,開源可以想辦法,可節流必須要從源頭抓起,張書記,我說句不該說的話,現在的節流都已經成了截留,公務支出已經成了一筆糊塗賬,我舉個例子,那財政局自身來說,去年新買了三輛汽車,共計一百一十萬元,到現在那輛豐田商務車還留在車庫裏,九個月跑了五百公裏,為此專門配備了兩個司機,拋開他們的工資不言,一年因為這輛車而產生的保養維修費用是三萬六,五百公裏,三萬六千元的保養經費,我都不知道是如何產生的,可一查單據,維修費、過路費、過橋費、汽油費,加起來還真湊足了這個數字,其中究竟有多少水分,就不得而知了,最有諷刺的意味的是,這兩名司機去年還得了一個節油獎,也就是說其他的司機比起他們消耗更高。”

張大官人咬牙切齒道:“媽的個巴子,好好的濱海就讓這幫蛀蟲給啃空了。”

王志剛道:“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好的,可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漏洞可專的,有些東西就是上行下效,看到一個這麽幹,其他人就紛紛效仿,現在的現實就是陷入了惡性循環,反正是公家的錢,你貪墨到自己的兜裏,別人會說你貪汙,可是我沒往兜裏裝,我幫著公家花錢,這就叫因公支出,雖然花費也很多,事實上的浪費比起貪汙也差不到哪裏去,可是因為賦予了一個公字,行為就變得天經地義。”

張揚道:“既然已經意識到了,就開始很煞煞這股歪風邪氣。”

王志剛苦笑道:“張書記,這種現象很普遍,不但濱海這樣,比濱海更嚴重的比比皆是。”

張揚道:“我不管別的地方怎麽樣,我負責濱海,我就從濱海抓起。”

王志剛道:“節流說完了,咱們再說說開源,和江城聯合生產節能路燈,這就是開源的一種,因為這件事,我們可以不花一分一毫就完成城市的亮化。要說城市的開源創收,現在的途徑無非是幾個,一是依靠上級撥款,您剛才也說了不太可能,一是依靠城市自身的創造力賺錢,濱海也幾乎都想到了,就算有新的賺錢方式和手段,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這麽大的效益,還有一點,也就是目前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王志剛停頓了一下方才道:“出讓土地!”

張揚道:“濱海的土地恐怕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吧,經濟開發區搞了這麽久,也沒見多少企業商家過來投資。”

王志剛道:“濱海開發區很失敗,我雖然不是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但是我也能看出開發區的缺點。濱海擁有福隆港這樣的大港,卻一直沒有完全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隨著北港新港的崛起,福隆港的作用和影響力也在逐漸減少,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如果任憑福隆港這個濱海財政收入的大頭就此沉淪下去,以後濱海的經濟只會持續惡化下去。”張揚道:“對此我也有過想法,引入外資,擴建福隆港,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將之打造成平海北部的一流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