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幕僚(第2/6頁)

王志剛道:“自從北港新港建成,市裏的政策在不斷向新港傾斜,現在福隆港與新港相比已經毫無優勢可言,就算可以順利引入外資,並興建福隆港,這也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事情。”

張揚道:“我的話還沒說完,北港新港是項書記的政績工程,他是不可能讓我喧賓奪主的,所以福隆港只能另辟蹊徑,在規模上聲勢上我們都無法和新港相抗衡。”

王志剛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他提出了一個讓張大官人眼前一亮的提議:“既然開發區已經決定遷至福隆港周邊,未來將會形成一個全新的經濟開發區,為什麽不更進一步,申請成立綜合保稅區?”

張大官人還從來沒有想到過要在濱海成立保稅區,所謂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行封閉管理,是目前國內開放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國家開放金融、貿易、投資、服務、運輸等領域的試驗區和先行區。其功能和稅收、外匯政策按照《國務院關於設立保稅港區的批復》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外貨物入區保稅,貨物出區進入國內銷售按貨物進口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按貨物實際狀態征稅;國內貨物入區視同出口,實行退稅;保稅區內企業之間的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該區以國際中轉、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國際轉口貿易和保稅加工等功能為主,以商品服務交易、投資融資保險等功能為輔,以法律政務、進出口展示等服務功能為配套,具備生產要素聚散、重要物資中轉等功能。

王志剛的這一提議對張大官人來說無異於醍醐灌頂,可以說這位年輕的財政局長已經不止一次的讓張揚感到驚艷了,如果濱海保稅區申請成功,無異於為濱海的撤縣改市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砝碼,而且只要籠罩上保稅區的光環,在政策的重點傾斜照顧下,中外商家勢必趨之若鶩,福隆港乃至整個濱海想不成為地域焦點都難。

張大官人很少像現在這麽激動,他站起身,在王志剛的肩膀上拍了拍:“好!這事兒要是成了我給你記頭功!”

王志剛道:“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濱海人,我當然想看到濱海的發展。”

張揚道:“出讓土地是下下策,只要保稅區申請成功,我們濱海的周邊土地肯定要寸土寸金,想租用的客商恐怕連頭都要擠破了。”

王志剛道:“政府如果想把利益最大化,就得嚴格控制土地,圍繞港區和保稅區打造第一流的現代化物流園,濱海想要富強就必須發揚自身的長處,要將我們現有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張揚短暫的激動之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想王志剛叮囑道:“這件事除了你知我知,不可以向其他人提起。”張揚是擔心這件事萬一傳到了北港那邊,勢必會遭到上級領導的極力阻撓,如果能夠設立保稅區,北港絕不會將保稅區設立在濱海,這件事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必須要在暗中操作。

王志剛為人精明,當然知道張揚顧忌的是什麽。他低聲道:“海關總署、國稅總局、國務院這些部門聯合批準才能變為可能。”

張大官人信心滿滿道:“準備一千萬的公費支出,這件事我必須親自出馬,而且一定要馬到功成!”

張大官人所謂的一千萬公費支出只不過是個虛詞,以壯聲威罷了,可馬上就有人的出國申請遞到了他這邊,需要出國考察的人是縣委副書記劉建設,他去得國家是美利堅合眾國,考察的名目是考察美國現代農業發展,考察的事情在張揚來濱海之前就定下來了,考察團一共有三十七人,預定考察時間為期一個月。當時昝世傑已經批復過了,可現在換了新領導,劉建設必須要跟張書記打個招呼。也就是打個招呼,之前手續全都辦完了,現在連機票都訂好了。劉建設認為自從張揚來到濱海之後,自己和這位年輕書記還一直相處融洽,在這種事情上,張書記應該不會給自己制造麻煩。

張揚聽劉建設說完,笑眯眯道:“美國啊!”

劉建設點了點頭道:“那邊邀請了很久了,我們這次去一是為了考察美國現代農業發展,二是為了展示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和嶄新風貌。”

張揚心中罵道,展示你麻痹,就你這形象還他媽需要去展示?張大官人在官場混久了,人也變得有些虛偽了,心裏罵著人家,臉上居然還能浮現出很友善的笑容。他微笑道:“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你是負責黨群工作的,你要去那邊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劉建設感覺到有些不妙了,他笑道:“張書記放心吧,我的黨性原則一向都很強,一定拒腐蝕永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