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節 口若懸河(第2/2頁)

話淺理深。

“你認為我們漢都主要還存在哪些具體的問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吳國勝撫摸著下頜,臉上有思索的表情。

“吳市長您是搞企業出身的,應該知道,一家企業從開辦到生產,中間需要呈批審批的手續有多少,需要多少個部門蓋多少公章,又會因為對各種審批條件的不理解而碰多少壁,跑多少冤枉路?”

“這還沒有算進去我們有些職能審批部門的人員冷、硬、橫、推、吃、拿、卡、要,對於對於投資者來說,各種優惠的硬條件固然重要,但是這些涉及到具體辦事中的軟問題一樣很關鍵!”

“尤其是對講求效率的外資外商來說,那種低效率的冗繁程序是最讓他們覺得絕望的,經常本來一天就能辦下來的事情要拖一個星期,一個星期能辦下來的事情要拖到一個月,一個月能審批下來的至少要拖你半年,這種情況下,你怎麽讓人家滿意?”

“小沙,這些我都知道,這是我們政府中的頑症,每年從上至下都在喊要轉變作風,切實為人民群眾服務,投資商也是人民服務中的一員,當然也理應服好務,但收效不佳。”吳國勝也同樣清楚這一點,“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

“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市裏應該要有一個長效機制來逐步解決和消除。”沙正陽點頭。

“嗯,你剛才說的這些,是我們政府層面需要解決的,我看你在方案中也談到了另一面的服務,通過商業服務來完善我們的環境,我注意到你提到的是‘軟環境’,嗯,有點兒意思,這一面有該怎麽做?”吳國勝切入實質核心。

“這正是今天我要向吳市長匯報的主題。”沙正陽迎著吳國勝目光,坦然點頭:“我提出的這個‘軟環境’,其實也就是有別於我們現在做的基礎設施類的建設,比如道路、水電、廠房等等這些都是立馬親眼可見的硬東西,可以稱之為‘硬環境’,那麽‘軟環境’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就是我們政府的服務作風和效率,另一部分則是商業服務的完善性。”

“我重點來介紹一下商業服務這一塊。”沙正陽身體微微前傾,氣勢拿足,“我的理解,企業在我們漢都落戶,尤其是外來投資的項目,最需要哪些服務支持呢?除了政府服務,主要是企業開辦需要的手續申辦這一塊,如果能夠以一條龍式的服務幫助其解決,我想我們可以樹立這樣一個標杆典範,宣傳得好的話,可以起到旗幟效應,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目光。”

“哦?這恐怕不屬於商業服務吧?”吳國勝一邊咀嚼著,一邊問道。

“不屬於,我只是想到這裏,信口提起而已。”沙正陽笑了笑,“那麽商業服務首推那些需要呢?我覺得,首推金融服務。”

“銀行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們漢川基本上就局限於農工中建加上信用社,其他外資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還沒有進入我們漢都,像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廣發銀行、福建興業銀行等等,如果能夠通過一些渠道將這些銀行引入到我們漢都落地,那麽必定會極大的促進我們漢都市企業在融資貸款上的便利,這對於企業發展極其有利,另外就是保險和證券,……”

“除開金融服務外,商業服務還有貿易服務,企業生產產品出來需要外銷,包括原材料購入,如果有信息渠道廣闊的貿易商大量進駐我們漢都,那麽可以極大的改善我們企業的供銷難題,……”

“再其次就是信息咨詢、工業設計這一類相對較為高端的服務業了,這個產業現在聽起來有些生僻,但是隨著制造業的蓬勃興盛,對於商業資訊和工業設計這些能夠極大改善和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產品档次的服務業的需求會日益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