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奇招叠出(第2/2頁)

林春鳴和明永昌對這些東西心知肚明,沙正陽稍微一解釋,他們就明白這其中隱藏的巨大“風險”,這是要觸犯太多人的利益。

精簡程序說起來容易,但都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恐怕會遭到來自每個單位的抵制,陽奉陰違,以各種理由來推諉,恐怕立即就會上演。

沙正陽同樣意識得到這一點,單靠宛州一地想這樣搞,肯定難度極大,但是他覺得起碼應該要推進這樣的試點,哪怕能做一點兒也是好的。

當宛州前進了一步,而其他地方卻原地不動,那麽也就意味著宛州的投資環境可能就要比其他地方更強幾分,而日積月累,這種差距就會逐漸體現出來。

而且沙正陽也認為,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也就意味著破了冰。

日後政府政研室也好,法制辦也好,以及各部門自身也好,就可以不斷的就這些審批程序就行研究和優化,不斷削減壓縮很多不必要的程序,達到進一步精簡的目的。

這種差距越拉得大,也就意味著宛州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與周鄰地區,甚至沿海地區起碼在政府效能這一塊上的優勢就會漸漸體現出來。

林春鳴沒有回應沙正陽的話,今天沙正陽提出的東西實在太豐富太具刺激性了,以至於他雖然一直認為宛州需要一些變革性的舉措來實現改變,但是沙正陽帶來的東西沖擊力太強了。

他需要三思。

林春鳴甚至想過,如果沙正陽的這些觀點放在深圳珠海這些城市會怎麽樣?也許也會有一些沖擊力,但是那邊的環境對新生事物的容忍度和包容性就要高得多,而不像宛州這樣的內陸城市,稍不注意就要引發巨大的風波。

明永昌也能感受到林春鳴沉默背後的心思,毫無疑問,如果真的能按照沙正陽提出的這個建議實施並且能一帆風順的實現目的,那麽宛州的投資環境肯定會有很多的提高,尤其是對周邊地區更具有競爭力。

但問題是能一帆風順的實現麽?明永昌也沒有把握。

一旦引起軒然大波,對於剛來宛州尚未建立起足夠威信的林春鳴來說,恐怕就是一件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事了。

“林書記,我覺得正陽的這些觀點還是很有新意的,我的意見是設立專門的招商引資機構一事可以先啟動,正陽可以和政研室、編辦、人事局的人先做方案,這邊我們市委市府也要先商議,然後報省裏,力爭盡快落實,這對於我們宛州要在經濟上謀求大發展必不可少,至於政務中心,……”

明永昌沉吟了一陣才道:“我的意見是可以先在書面上進行探討研究,暫時不宜對外宣傳,可以讓各個部門先把自己的審批事項一一羅列出來,尤其是一些經常要接觸到的,或者是辦企業必須要經過的程序,逐一來進行研究,最後再來研究一站集成的可行性。”

不得不說明永昌的這個意見才是老成持國的方式,盡可能的降低了矛盾爆發的風險。

先把底細摸清,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來做這些事情,比你還沒做成就大張旗鼓的宣傳要好得多。

現在不是二十年後,你可利用輿論倒逼,而且政府的接受度也要大得多,現在的黨委政府都還難以接受這種“自廢武功”、“自縛手腳”的做法,哪怕明知道這樣做對宛州的發展是有莫大幫助的。

沙正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先悄悄的做起來,等到日後出了成績見了效果,再來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的確要穩妥得多。

對於林春鳴和明永昌來說,暫時還不需要這些宣傳影像,而實實在在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無論如何,沙正陽覺得自己今天的這一席談話自己的目的和效果已經達到了,林春鳴不用說,明永昌那邊想必已經感覺到了一些東西,是騾子是馬,自己先拉出來遛了,足以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