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國企(1)(第2/2頁)

“但我們始終要面對啊。”沙正陽笑了起來,“林書記,如果你兩三年內無法離開宛州,那麽國企改革就必須要面對,拖不過去,所以只能早不能遲。”

“你有想法?”林春鳴聽沙正陽這麽一說,心中稍稍放松了一些,這個家夥總會給他帶來許多意外驚喜,他很期待。

“有一些,您不早就給我交代了經濟發展方面的一些任務麽?國企改革是無法回避的重中之重,和招商引資一樣重要。”沙正陽點點頭,沒有謙虛:“我考慮這方面的問題,正如您所說,需要多管齊下,改制是必須的,以這三家電子電器企業為例,如果不改制,不轉變運行模式,破產倒閉是遲早的事情,改制也不是靈丹妙藥包治百病,更需要一個合格乃至優秀的管理層,尋找適合這個企業發展的路徑。”

“你繼續說,我感覺你好像專門琢磨過這三家企業啊,有什麽新的想法?”林春鳴頗為心動。

沙正陽能把紅旗酒廠一個小鄉鎮酒廠兩年搞成一個銷售收入破三億的大企業,未嘗不能在宛州復制這樣一個奇跡,當然他還舍不得讓沙正陽直接到企業去,但如果沙正陽能夠拿出合適的辦法,推薦出合適的人選來,這樣就是最好的了。

“嗯,考慮過,像電器廠,以生產洗衣機為主要產品,但是其生產線老化,成本居高不下,技術落後,在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上嚴重不適應當下發展潮流,我聽說日國三洋正在中國尋找合適的合資對象,我覺得不妨一試。”

沙正陽有印象,三洋在日本國內並不太受待見,尤其是其在技術生產線上的轉移和采取OEM模式更是受到其他同行的猛烈攻擊,但三洋不改初衷,依然如故。

合肥三洋榮事達差不多也就該是這兩年合資的,宛州電器廠以生產洗衣機為主,說實話能熬到現在已屬不易,沙正陽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走這條路試一試。

只要以後企業做起來,反過來收購三洋也不是不可能,記憶中二十多年後三洋也就是這麽慢慢被反收購的。

“哦?日國三洋在中國尋找合資夥伴?”林春鳴大為振奮。

這個時代能和日國的家電行業合資也是一個值得誇贊的大利好消息,不過想要和三洋合資恐怕也還得要看你夠格不夠格。

日國現在幾大家電企業在中國國內市場幾乎都是壟斷性的存在,日立、松下、夏普、三洋、東芝、索尼、富士通、三菱,一家比一家威猛,遠不像二十多年後那樣畏畏縮縮。

而且實事求是的說,現在日本企業無論是品牌還是質量亦或是管理,都能夠充當國內這些企業的老師,尤其是對吃慣了大鍋飯的國企來說,大家都覺得就是靈丹妙藥,一劑下去就能立竿見影。

“據我了解的情況是這樣,目前日本企業正在大舉進入中國市場,遠比歐美企業更積極,我們可以考慮在這方面去努力。”

沙正陽也不敢打包票,他現在還不清楚宛州電器廠的真實情況,本來是打算跟著林春鳴調研時去了解一下的,但沒想到現在林春鳴就有些坐不住了。

“那正陽,這事兒你多操點兒心,如果真的能實現合資,進而解決困局,那就算是給市委市政府解決了一道大難題了。”林春鳴嘆了一口氣,忍不住又笑道:“還能再給我一點兒好消息麽?這段時間我被各種壞消息和懷情況把心情弄得糟透了。”

“另外就是電風扇廠的問題,這家企業雖然也負債高,狀況不佳,但是規模小,掉頭也容易,我有一些想法。”沙正陽沉吟著道:“可以考慮讓華峰電器來入股,改善企業治理結構和流動資金不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