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破局,解題(2)(第2/2頁)

“理應如此。”鐘廣標沒有退縮,“馮市長那裏很清楚這幾年咱們市財政為這幾家廠填了多少窟窿,而這幾家企業又真正為咱們市財政上繳了多少利稅?”

見馮士章臉色苦澀,鐘廣標也沒多說:“嗯,我估計利是肯定沒有的,稅麽估計也是每況愈下,唯一的功勞大概就是養活了一兩萬職工吧,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決果斷的推進企業改制,我和正陽商量過,只要堅持兩點,一是企業職工利益能夠最大限度得到保證,二是國資盡可能的不流失,其他一切方式都可以采取。”

孟子輝忍不住道:“廣標書記,你提了兩點,我覺得很好,保障企業職工利益,這一點說易行難,要改制,職工如何來處置?大鍋飯吃慣了,能不能適應新的機制下工作?適應不了,怎麽退出?退出如何來保障權益?”

都不簡單,都能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端倪來,沙正陽在一旁也是暗自點頭。

“第二點,國資流失的問題,怎麽來界定流矢和不流失?這種處置方式是否合規?一旦被認定為不合規,日後企業在人家手上發展起來了,恐怕外界輿論就要攻訐沒準兒企業本來就很好,結果被低價賤賣了等等,這種政治風險,我們不能不考慮。”

沙正陽越發覺得這位孟書記的不簡單了,對國企改制居然也這麽有研究?

林春鳴也一樣覺得不簡單,之前他和這位副書記兼紀委i書記接觸不是很多,但他知道孟子輝擔任過市無線電廠廠長兼黨高官,還擔任過市經委主任和宛陽區高官,後來擔任市委常委、紀委i書記,年初那一輪調整中,兼任市委副書記。

鐘廣標既然敢來擔這個擔子,當然不會沒有準備,對各種質疑和擔心也都有考慮,之前也和沙正陽研究過幾次。

“子輝書記的擔心我們也考慮過,保證企業職工利益不能口惠而實不至,怎麽來解決,只能一事一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鐘廣標很坦然,“但原則上可以多策並舉,比如提前離崗,比如給予願意離開的職工按照工作年限的補貼,或者通過購買社保來解決,另外還有一個保障就是給予職工部分股權,這個可以作為願意留下來工作的職工們的一種獎勵。”

一事一策是必須的,每家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采取的方略也肯定會不盡一致,還要秉承公開透明的操作方式,給予多個選擇,其間固然會有波折,但應該還是能推進。

“至於國資流失問題,子輝書記在這裏,紀檢監察部門可以同步跟進,對所有資產應當奔著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來進行公示,讓所有人都能清醒白醒的了解究竟是一個什麽狀況,為什麽會處置,處置的理由條件,不行也可以采取公開競拍的方式來進行。”鐘廣標應付裕如,“另外是否合規問題,我個人意見是積極向省委政府匯報取得支持的同時,通過人大的地方性法規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恐怕是一條出路。”

宛州是88年建市時與寧波一道被國務院批準為較大的市,而較大的市一個法律概念,非省會城市中的較大的市其實也就是獲得了地方立法權,在其他方面和普通省轄市地級市沒有太大區別,這個地方立法權平時看起來沒有多大意義,但是在有些特殊時候卻會發揮特定效果。

這也是沙正陽給鐘廣標提出的建議,而鐘廣標之前甚至根本就不太清楚這一點,還是專門去查閱了相關法規才算是明白了這個意思,也是對沙正陽的頭腦再一次刮目相看。

“哦?地方性法規?”一幹人都一怔,但隨即反應過來。

88年除了林春鳴不在宛州,其他幾人都在宛州,自然也明白當時建市之後宛州作為千萬人口地級市與寧波一道被國務院批準為較大的市,獲得了地方立法權,但是五年以來,好像宛州市人大似乎也從來沒有行使過這方面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