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年邊,斬盡殺絕(第2/2頁)

沙正陽嘆了一口氣,手裏玩著鉛筆,還真的是孤家寡人啊,這工作一忙完,甚至連找個一起吃飯的朋友都找不到。

電話響起來,沙正陽一喜,終於還是有人想起了自己,再一看,是段庸銘。

“怎麽想起我了?”上車之後,沙正陽這才啟口笑道,“這年邊上你們也忙吧?”

“忙,當然忙,但值得。”段庸銘的目光依然堅定而平靜,但還有幾分興奮。

“看樣子高升電子今年大獲全勝了?”

沙正陽到真陽之後,對企業上的事情過問得就少一些了,但是他知道高升電子現在已經成為宛州市的頭號新貴,作為國內影碟機行業的霸主,高升影碟機不但把萬燕這家先驅甩到不知道哪裏去了,即便是三星、索尼這些日韓企業已經高升影碟機壓在身上,動彈不得。

憑借著華眾電子MPEG解碼芯片的穩定供貨,加之提前和飛利浦簽訂了大批量機芯購貨合同,到後來甚至和飛利浦直接簽訂了MPEG解碼芯片供貨飛利浦的合同,這樣雙方就形成了相互供貨的模式,你滿足我的機芯需求,我滿足你比斯高柏更好的MPEG解碼芯片,這樣使得雙方都是雙贏。

只是飛利浦影碟機無論是產能還是利潤率上都遠無法和居於中國內陸地區的高升電子相比,薪資、物料、銷售上的巨大優勢,加上段庸銘尤其擅長在廣告營銷上做文章,飛利浦哪怕獲得了華眾電子的穩定供貨,一樣無法在沖進國內影碟機前五強。

不但打不贏先鋒、索尼和三星,甚至連國產的雙科——先科和新科也不是對手,所以這讓飛利浦方面也大失所望,所以逐漸把心思更多的放在了機芯生產上來。

“還行吧,國內影碟機市場,1995年銷售大概在120萬台左右,我們占有率大概在38.7%,先鋒、索尼和三星三家加起來大概有45%左右,飛利浦、新科、先科三家加起來大概有11%左右,剩下的就是諸如高仕達、長虹、鼎天、梅花這一類小品牌,嗯,還有萬燕了。”

段庸銘話語裏不無自豪,雖然語氣很平靜。

“呵呵,阿段,你們一家獨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利潤率也應該比其他企業高吧,嗯,不能這麽說,華眾電子你們也是大股東,算下來,索尼、先鋒和三星都玩不過你啊。”沙正陽笑著打趣,“明年準備怎麽辦?”

“當然是斬盡殺絕了。”段庸銘眼中閃過一抹寒光,“索尼、先鋒和三星價格都比我們的貴,利潤率不比我們低多少,今年我們也在做工藝改良,大小碟兼容、三碟機都推出了,我倒是要看看三星還能玩出什麽花樣來。”

“阿段,可你產能能跟上麽?”沙正陽忍不住笑道:“要不在我們真陽經開區來,新建一家廠?”

段庸銘臉上露出一抹遺憾的神色,“正陽,根據我們的調查團隊分析,影碟機市場今年可能會大爆,明年可能就會達到巔峰,98年估計就是要個變革之年了,但VCD技術提升有限,除非走DVD,現在我們已經在著手研究DVD了,索尼、松下、先鋒以及飛利浦都在研制DVD,但我感覺真正做到那一步,或許市場還會有大的變化。”

沙正陽不得不佩服段庸銘的市場嗅覺。

自己這個過來人,自然清楚VCD興衰史,就是那麽兩三年時間,造就了無數風流人物和品牌,但其興也勃焉,其亡業忽焉,DVD的出現,乃至於後來連DVD都還沒來得及真正勃興,就被席卷而來的互聯網加電腦市場給吹得煙消雲散了。

VCD乃至於DVD,掙的都是快錢,快進快出,賺取利潤,乃至於積累技術和人才,這才是方向。

現在段庸銘就能憑借著對市場把握度,大略估測出未來VCD市場的走向,不得不說這家夥是個天生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