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 性情中人(第2/2頁)

在幾項工作上程頌都和副書記李銘觀點不一致,李銘甚至在省委常委會上和程頌發生過幾輪爭執,但程頌既在態度和語言上保持著克制,可在原則問題上卻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觀點,所以每一次常委會二人在一些問題上的觀點交鋒也形成了一道風景線。

沙正陽討厭沒有原則的人,程頌風度翩翩,看上去文質彬彬,但接觸過之後就能感受到他溫文爾雅背後的力量,這也是沙正陽願意和對方走近的一個原因。

“我們身處這樣一個時代,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能趕上這個時代,能成為這一波潮流中的弄潮兒,是我們的幸運。”程頌感慨萬千,但是迅即收回了話頭,“可是我們漢川省的勢頭卻說不上好,我來也有幾個月了,接觸了不少部門單位,也跑了兩個地市,說實話,有些失望,更多的還是焦慮,我們漢川還是沒有做好趕上這一波潮流的準備在,無論是物質準備還是思想精神準備都欠缺得很遠,物質準備我們還可以馬上籌措解決,可是思想精神上的準備,這卻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這一點我向周書記和王省長都匯報過,和建紅書記、相卿部長也交換過意見,他們也都基本認同我的觀點,……”

程頌一下子把如此大的一個話題拋到自己面前,這讓沙正陽頗感詫異。

程頌不是那種分不清輕重緩急的人,和什麽人說什麽話,他也是當過國家發計委主任助理的人,不可能連著點兒分寸都分不清楚,可現在當著自己說這種話,而且是一上來就如此說,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他很欣賞自己,認為自己的思路觀點和他很一致,算是志同道合,另一方面就是他對漢川的種種情況很不滿意,才會如此有感而發。

沙正陽轉念一想,程頌來的時間不太長,而且之前又一直在國家部委裏邊工作,在漢川基本上是沒有什麽熟人,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當然並不是說對方就不懂人情世故了,但是的確是在很多問題上是敢於發聲,直接說出不同意見的人,而不像有的領導即便是不同意,不認同,要麽避而不談,要麽雲遮霧罩給你繞圈子,讓你一時半會兒都領悟不到。

能夠這樣對自己這樣一番話,沙正陽估計是對方真的憋得太久,也的確把自己當成了可以交心的人,這也讓沙正陽很有點兒飄飄然。

這種性格的人說好打交道也好打交道,說不好打交道也不好打交道,一旦認可你,可以推心置腹,可印象一旦不佳,要扭轉來那就不容易,不會輕易被一些表面上的東西所改變。

見沙正陽沉默不語,程頌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話頭,才又道:“你們發計委我是接觸比較多的,也是最不滿意的一個單位,原來在國家發計委時,也和漢川省發計委打過交道,不多,但是也沒這麽直觀的感覺,但現在,感受感觸頗多,簡直……”

程頌下意識的搖搖頭,看著沙正陽,“正陽,你覺得呢?”

“發計委裏邊情況比較復雜,康主任我覺得還是很有想法的,只不過他來的時間也不長,而委裏邊這些幹部多年未交流調整,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所以這一來二去,大家惰性越來越重,養成了安步當車的習慣,穩、等、看成為奉為圭臬的東西,寧停三分不等一秒的交通規則卻成了我們發計委內部大家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多做多壞事,多愛批評,等人家做出來了,總經了經驗,我們再來學習,多好,沒有風險,誰也說不上個啥來,這個位置坐得安安穩穩,誰不願意?”

沙正陽的話語裏多了幾分譏誚味道,但卻是句句直指發計委內部問題。

換了別人,沙正陽不會這麽直白刻薄,但是對程頌,他必須要這樣做,否則會被程頌打上一個油滑的不良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