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再談國民性 第10章鏢局的時代之困

好些行業,隨著時代的變化後,會逐步消失,但由於本身的色彩,卻留在了傳說和小說裏,讓人說個沒完。鏢局行,就是其中的一個。

幹鏢局,人們很容易想起走鏢押運這回事,武俠小說裏每每提到,幾個鏢師,押著一行手推的獨輪鏢車,一路上喊著“和吾”的號子,碰上劫鏢的強人,說茬了,兩下一通亂打。一般都是鏢師敗績,然後冒出來一個抱打不平的,救了鏢師,保住了鏢,然後展開後面的故事。其實,當年的鏢局行,不僅僅是押運金錢和貴重物品,看家護院,給當官的和有錢人當保鏢也是他們的業務之一。有的官員上任或者卸任回家,都得到鏢局雇人保護。有的地方,連賭場和妓院,也會請鏢局的人看場子。

當然,鏢局給人印象最深的買賣,還是走鏢。走鏢最怕的是失鏢,被人劫了。所以,所雇的鏢師固然有兩把刷子,但關鍵還是要跟黑道搞好關系。鏢局跟盜賊一樣,是吃江湖飯的,用他們的行話,是吃朋友飯的。朋友是哪個?盜賊,或者說綠林好漢。沒有了盜賊,誰還雇保鏢呢?話這樣說,也有道理。從表面上看,護鏢的跟攔路搶劫或者偷盜的是對頭,鏢師的功夫就是用來對付盜賊的。但走鏢的人,如果次次都需要跟人硬拼死打,不惟死傷慘重,而且鏢也未必能護得住,這碗飯就甭吃了。所以,幹鏢局的老板,必須得跟黑道拉上關系。無論是偷的,還是劫道搶人的,都得有聯系。好在,那個年月,黑道也有道,東南西北,不管來頭如何,未必有當家的大瓢把子,但大股小股的,彼此都有組織聯系。找對了人,拉上關系,背熟了黑話,就算找到組織了。走鏢的時候,如果碰上劫道的綠林中人,一般都會在道上放一個標志,鏢師們一見就明白了。然後兩下搭話,黑話一通,互相稱兄道弟,走鏢的人,有一個意思必須表達清楚,就是他們是吃道上弟兄賞的飯。一般來說,只要黑話系統一致,對答又沒有什麽大問題,都會和平通過的。真要開打,那是碰上了不在“組織”不講規矩的空子。據走過鏢的鏢師講,這樣的事,一百回都未必碰上一次。

反過來,如果江湖上的盜賊想進城耍耍,城裏的鏢局也得照顧,管吃管住,還得防著別讓官府把賊給拿了。住在鏢局的賊頭真要是讓官府拿了,那麽以後這鏢局就不要走鏢了。當然,賊進城,是耍耍的,不是來作案的,所以官府裏做公的也樂得放一馬。即使不放,也不行,因為鏢局一般都有靠山,朝裏有人。即使北京城裏的五城公所、九門提督,也不能隨便壞了規矩,拿鏢局裏的“客人”。

幹鏢局行,就是吃黑白兩道,兩道都得有人,有人就暢通無阻。但是,這行在晚清卻遭遇了另外的難題。首先是洋槍,尤其是後膛的快槍出現之後,讓鏢局遇到了新問題。以前,講不通可以打,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都沒話說,但對方如果有快槍,一聲槍響,這邊就不行了,再好的身手,都是白給。綠林好漢還好說,都是道上的弟兄,碰上專門跟鏢局作對的雜嘎子,就麻煩。所以,鏢局很快適應時代,也開始練槍,鏢師們人手一支短家夥。好的鏢師,不再單單武藝高強,槍法還得好。但是到了鬧義和團的時候,洋槍卻成了麻煩。當時,北方的城市滿大街都是義和團,人家人多勢眾,說了算。人人都知道,義和團不喜歡洋玩意,洋槍除外,但可有一條,只許他們用,不許別人有。鏢師們走鏢,又不能不帶,帶上了,不碰上義和團還好,碰上了,弄不好就要檢查,查出來洋槍,輕則搜走沒收,重則給你上黃表,判定你是好人壞人,黃表燒了,如果灰不往上飄,你的麻煩就大了。就算不殺你,單單搜走槍支,這個鏢也沒法走了。

現代化對鏢局的另一種沖擊,是輪船和火車。隨著這兩種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銀行、錢莊和商家的銀兩,不再用笨辦法——勞駕鏢局的獨輪車了,而是走輪船和火車,又快又保險,運的量還大。劫火車的匪徒,在晚清還沒問世。再到了後來,連官府和官員的銀子,也走了現代化的捷徑。不僅鏢局沒有了傳統的用武之地,連票號也沒了生意。於是,進入民國之後,鏢局就基本上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