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度集權 要錢更要命

漢武帝的經濟體制改革,在淮南王劉安自殺三年後全面展開,負責這項工作的是東郭鹹陽、孔僅和桑弘羊。東郭鹹陽是鹽商,孔僅是鐵商,桑弘羊則是商人的兒子。用他們三人搞經濟改革,堪稱“以商治商”。[8]

事實上,西漢的商業是繁榮的,產業也全面。司馬遷開出的富豪榜中,涉及的行業就有冶金、鹽業、物流、糧食、畜牧、高利貸、博彩、零售、化妝品、飲料、小五金、肉制品等等,不一而足。[9]

利潤最高的,是鑄錢、煉鐵、煮鹽。

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將這三個產業國營化。其中,鑄錢和煉鐵完全由政府壟斷。民間有膽敢私自鑄錢的,死罪;有膽敢私自煉鐵的,重刑。

◎ 漢初致富者的營生

姓名 行業與活動
卓氏 冶鐵,對外貿易
程鄭 冶鐵,對外貿易
孔氏 冶鐵,規陂池
邴氏 冶鐵,經商,放貸
刁閑 販賣魚、鹽
師史 販賣遍及全國
任氏 糧食的儲存、交易,力田、放牧
橋姚 牧馬、牛、羊
無鹽 放貸
諸田 經商
栗氏 經商
杜氏 經商

盡管漢高祖制定了各種抑商的法令,但在漢初仍有許多容易致富的行業。據許倬雲《漢代農業: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及特性》。

真正的國有企業,從此開始。[10]

鹽業則開放一半。煮鹽由民間,賣鹽由官方。生產成本由民眾負擔,生產工具由官府提供,產品也由官府收購專賣,算是公私合營加統購統銷。

二十一年後,酒類也歸官方專釀專賣。

這當然是與民爭利,因此引起極大不滿。直到很久以後,桑弘羊等人都遭到痛罵。蘇東坡由於痛恨桑弘羊,甚至連司馬遷也罵了。[11]

其實這項改革的意義並不完全在經濟,更在政治。采銅、煉鐵、煮鹽,都需要大量人工,工地又或在深山或在濱海,政府根本就鞭長莫及,豈非失控?

何況鹽可以換成錢,鐵可以打造兵器,工人可以變成戰士,貨車可以改裝成戰車。如果銅錢還可以私鑄,那些私營礦主謀起反來,豈非很方便?

金融壟斷,鹽鐵專賣,並不只是簡單地要錢。

漢武帝元狩五年,中央鑄造五銖錢作為統一貨幣。五銖錢外圓內方,象征天地乾坤。銖是古代一種重量單位,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為彌補連年征戰的巨大開支,鞏固中央財政,漢武帝實行貨幣專鑄政策,鑄幣權收歸中央。此銅範為政府壟斷鑄錢以前地方鑄錢的實證。

牢盆是煮鹽用的大鐵鍋。老百姓自籌資金煮鹽,產品由官府統一收購,也由官府組織統一銷售。

真為了要錢的是算緡(讀如民)。

緡,就是一千錢;算,就是二百文。算緡,就是征收資產稅。具體地說,就是工商業者都要申報財產,政府則二緡抽一算,也就是征收百分之十的所得稅。如果是小手工業者,則稅率為百分之五。

此令一出,天下嘩然,只有一個人響應。

這個人叫蔔式。

蔔式是個畜牧業主,老早就向帝國捐款,曾經申請捐出家產的一半。漢武帝奇怪,便派使者去問他。

使者問:你是想做官嗎?

蔔式說:不想。我是個放羊的,不會做官。

使者又問:你是有冤情要申訴嗎?

蔔式又說:沒有。我人緣很好,沒人冤枉我。

使者再問:那你到底為什麽?

蔔式又說:愛國呀!

使者回去報告給漢武帝,漢武帝又告訴公孫弘。

公孫弘卻說,這不符合人之常情,請皇上不要理他。

漢武帝便不理睬蔔式。

但是算緡法頒布後,富豪們紛紛隱瞞財產,蔔式卻一下子又拿出二十萬。喜出望外的漢武帝,便把這位愛國商人樹為道德楷模,要大家向他學習。

可惜榜樣的力量未必無窮,還是沒人申報財產。[12]

漢武帝無奈,只好在頒布緡錢令的兩年後,又頒布告緡令。告緡,就是舉報隱瞞財產。告緡令,則是對舉報者的獎勵條例,金額是被舉報者財產或資產稅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