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隋煬帝 血案與疑團(第2/2頁)

從此,煬帝身邊再也沒人通風報信。[18]

沒人知道蕭皇後為什麽會持這樣一種態度,我們只知道隋煬帝在江都怠慢朝政放蕩不羈縱情聲色,這位皇後不但不加勸諫,反倒參加了所有的酒宴和派對。沒有證據表明她有過任何說法,也沒有證據表明她有過任何不滿。換句話說,她對夫君的自取滅亡竟是聽之任之。

呵呵,賢妻原來是這樣做的。

煬帝被殺時她當然更是袖手旁觀,也沒有像煬帝的某位紅顏知己那樣從夫而死,只是跟宮女一起用床板做了一副棺材,默默地為相伴了三十五年的夫君料理後事。也許,在她看來,只有這才是她該做和能做的。[19]

作為知書達理的婦道人家,她這樣做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叛軍對她也秋毫無犯。我們知道,皇帝被殺一般都是會株連皇後的。南朝劉劭的殷皇後就曾質問執法官為什麽要禍及無辜,得到的回答是:當了皇後便是罪過。

那麽,蕭皇後怎麽就無罪?

蕭皇後不該無罪。因為她是南方人,而且是南梁皇室之後——高祖是梁武帝蕭衍,曾祖是昭明太子蕭統,祖父蕭詧 (讀如察)和父親蕭巋(讀如虧)都是後梁皇帝。隋煬帝那麽喜歡江南,與這位蕭皇後是有關系的。

何況蕭皇後在隋煬帝那裏並非擺設。從嫁到晉王府那天起,她跟煬帝就如影相隨,影響力也眾所周知。因此,如果說隋煬帝是因為賴在江都而得罪了驍果,蕭皇後就該負連帶責任;如果說煬帝是因為貪戀女色而怠慢了朝政,那麽,作為六宮之主,她應該負領導責任。

蕭皇後豈能無罪?

然而,無論弑君的禦林軍,造反的竇建德,虎視眈眈的突厥人,還是以隋為鑒的唐太宗,都對蕭皇後禮貌有加。毫無疑問,蕭皇後聰慧、柔順、節儉、識大體、善解人意,堪稱溫良恭儉讓,確實讓人敬重。但聯想到煬帝被殺前她的知情不報和見死不救,卻又不能不讓人疑竇叢生。[20]

這個疑案,也許永遠無法破解。

隋煬帝自己,恐怕就更想不通。

[13]隋煬帝離開洛陽前往江都是在大業十二年(616)七月十日,被殺則在十四年三月十一日。

[14]為隋煬帝建言獻策的是黃門侍郎裴矩,他也因此而在兵變中受到驍果的保護。見《隋書·裴矩傳》。

[15]見《隋書·宇文述傳》。

[16]煽動驍果造反的人,正史稱為老二宇文智及,野史稱為老三宇文士及。但這段歷史被魏徵等人篡改過,因此野史很可能是信史。請參看袁剛《隋煬帝傳》。

[17]以上事見《資治通鑒》卷一百八十五。

[18]見《隋書·煬帝蕭皇後傳》。

[19]據一條未必可靠的史料,煬帝被害前有朱貴人挺身而出,大罵叛軍忘恩負義,遂被殺。見《隋煬帝海山記》。

[20]江都兵變後,蕭皇後被叛軍帶到了聊城。宇文化及兵敗後,蕭皇後被竇建德奉養,然後又被處羅可汗迎至突厥,最後被唐太宗迎回長安,在唐太宗駕崩的前一年以八十高齡謝世。有學者認為,蕭皇後死裏逃生是因為她與隋煬帝畫清界限,從而贏得了禦林軍全體官兵的尊敬。此說恐怕很難成立。請參看袁剛《隋煬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