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動亂始末 漁陽鼙鼓(第2/3頁)

作為替罪羊而被殺的,是高仙芝和封常清。

高麗族裔的高仙芝是帝國名將,也是大唐盛極而衰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他的故事以後還要講到。封常清則是高仙芝一手培養和提拔起來的人,時任安西節度使。他對當時形勢的估計跟楊國忠如出一轍,而且在皇帝面前誇下海口,聲稱將逆胡之首獻於闕下,簡直就指日可待。[10]

玄宗皇帝轉憂為喜。他調兵遣將,在半個多月內設下三道防線。第一道,河南節度使張介然率軍一萬守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第二道,封常清作為新任範陽、平盧節度使守洛陽,就地募兵六萬;第三道,高仙芝以兵馬副元帥身份守陜郡(今河南省陜縣),兵力五萬。有此三道防線,又有兩位親密戰友並肩作戰,安祿山似乎不足為慮。[11]

然而高仙芝在十二月初一剛剛離開長安,初五那天陳留就失守了。奔赴洛陽的封常清也發現,那些臨時招募的兵勇根本擋不住久經沙場訓練有素的叛軍。浴血奮戰的封常清五戰五敗,力不能支,東都洛陽終於淪陷。[12]

屢戰屢敗的封常清只好西奔陜郡,高仙芝也采納了他的建議退守潼關。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陜郡無險可守,潼關則並無重兵。如果叛軍拿下或繞過陜郡直取潼關,帝國的東大門就會被他們打開,首都長安就會危如累卵。

唐玄宗卻把高仙芝和封常清殺了。

已經很難判斷皇帝當時的心理,只知道封常清兵敗之後三次派人報告戰況,玄宗都拒不接見;自己想親赴長安面陳利害方略,走到渭南也被擋回。相反,一個小人的讒言玄宗倒是全聽進去了,盡管那家夥無德無能也不會打仗。[13]

小人叫邊令誠,是皇帝派到高仙芝身邊監軍的宦官。監軍制度古已有之,宦官監軍卻是唐玄宗的發明。沒人知道他為什麽會出此昏招,結果卻不難想象:不懂軍事的邊令誠頤指氣使,身經百戰的高仙芝則嗤之以鼻。那個以皇帝為後台的家夥向高仙芝索賄,當然也不可能得到響應。[14]

邊令誠懷恨在心,封常清的戰敗和高仙芝的轉移則給了他打擊報復的口實。洛陽淪陷六天之後,已經被免去職務的封常清又被邊令誠奉玄宗之命斬於潼關軍中。臨刑前,封常清交出了早就寫好的遺表,文中希望皇帝不要輕敵,盼望朝廷早日平叛。拳拳報國之心,可謂躍然紙上。

封常清被殺後,邊令誠又奉命來殺高仙芝。高仙芝悲憤滿腔地對邊令誠說:遇敵而退,我死有余辜。但,以貪汙軍糧軍餉為罪名,這是誣陷。上有天,下有地,三軍將士個個都在,足下莫非真不知道我高仙芝有沒有貪腐罪?

邊令誠不回答。

高仙芝便對部下說:弟兄們,我把大家召來,原本是要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現在卻只想討句公道話。如果我真的貪汙了諸位的糧餉,就喊有罪;沒有,請喊聲冤枉。

結果,三軍將士齊呼冤枉,吼聲震地。[15]

此案影響長遠。就唐代而言,它開啟了宦官幹政左右朝局的禍端。就歷史而言,同樣的錯誤明代還要再犯。這就不能不做出深刻檢討,但也只能留待將來。因為宦官之禍要到明代才登峰造極,才真正令人發指。

唐玄宗卻一點都沒發現錯了。照理說,他應該知道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何況被殺的還是既忠心耿耿又英勇善戰的名將!他也應該知道,如果不是高仙芝采納封常清的建議退守潼關,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穩坐在長安。現在,大敵當前而長城自毀,他又靠誰去抵擋來勢洶洶的安祿山?

皇帝想到了哥舒翰。

[1]請參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一月條。

[2]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3]據榮新江《安祿山的種族與宗教信仰》。

[4]以上見《新唐書·安祿山傳》、《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六天寶十載二月條,同時請參看彭麗華《安史之亂》。

[5]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三載四月條。

[6]見《舊唐書·安祿山傳》,同時請參看彭麗華《安史之亂》。

[7]關於安祿山起兵以及下表所列事件日期,同類著作有不同說法,本書均據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的考證,不爭論。

[8]見《安祿山事跡》卷中,《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一月條。

[9]據《新唐書·楊國忠傳》,安祿山起兵範陽後,曾說:國忠頭來何遲?

[10]見兩《唐書》之封常清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一月條。

[11]請參看許道勛、趙克堯《唐玄宗傳》。

[12]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二月條,封常清一敗於武牢,二敗於葵園,三敗於上東門,四敗於都亭驛,五敗於宣仁門,終於不敵而西走。另,據《資治通鑒》,叛軍進攻洛陽是在十二月十二日丁酉;據《舊唐書·封常清傳》表章,封常清十二月七日與敵交兵,十三日敗走,洛陽保衛戰共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