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動亂始末 馬嵬坡(第2/2頁)

然後皇帝輕輕地說:諸位收隊吧!

將士們卻紋絲不動。

玄宗只好尷尬地回到房間,派高力士前去打探,得到的回答是:賊本尚在。高力士還進一步解釋說:楊國忠被他們殺了,貴妃娘娘還在宮中,將士們害怕打擊報復。陳玄禮也傳話說,逆賊已誅,他的妹妹不合適再留下吧?[43]

這可是唐玄宗萬萬沒有想到的。挨了當頭一棒的他只是說了一句“朕當自處之”,就拄著拐杖低頭不語。

此時,四周安靜得可怕。

韋見素的兒子韋諤忍不住了。他說:眾怒難犯,安危在此一刻,請陛下速決!說完,叩首出血。

玄宗說:玉環常居深宮,哪裏知道誰謀反?

高力士說:貴妃確實無罪,但繼續留在陛下身邊,將士們就沒有安全感。將士安則陛下安,請陛下深思。

其實哪裏用得著深思,結論幾乎是明擺著的:玄宗根本就不敢再面對禁衛軍臉上的戾氣和血汙。花容月貌的楊貴妃終於被絞死在佛堂,皇帝甚至讓陳玄禮等人前往驗屍。

結果,將士們山呼萬歲。[44]

馬嵬坡也被歷史記住了。它既是唐玄宗的傷心地,也是唐帝國的轉折點。是啊,一個皇帝,如果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又豈能保護帝國和子民?因此,當禁衛軍將士一言不發看著他時,玄宗就應該知道自己的時代已經結束。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實際上,楊國忠和楊玉環兩條人命,也只是換來了短暫的安寧。三天後在扶風郡(今陜西省鳳翔縣),禁衛軍再次人心浮動,就連陳玄禮也無法控制。玄宗卻很清楚,他現在已經是落毛的鳳凰。既然如此,那又何妨再拔幾根?

於是皇帝把將士們叫來,指著剛剛收到的蜀錦說:諸位都是國家的功臣,為了朕不得不拋妻別子。此去蜀中,山高路遠,郡縣狹小,要吃的苦還很多。不如就此別過,共分此錦作為盤纏。諸位回去以後,見了長安的父老鄉親,煩請替朕問個好,各人也好自為之吧!說完,淚如雨下。

將士們也哭著說:臣等願意追隨陛下,生死不渝![45]

此後倒是再沒有什麽風險,唐玄宗甚至一邊走一邊組建自己的流亡政府,任命了三個宰相,頒布了若幹制令。七月二十九日,在經歷了四十六天的長途跋涉之後,玄宗及其追隨者一千三百多人終於到達成都。

只不過,他並不知道自己早就變成了太上皇。

但,玄宗皇帝應該清楚,禁衛軍在扶風郡為什麽會動蕩不安。原因很簡單,楊國忠和楊玉環被殺的第二天,太子李亨也離他而去。追隨這位落難的老皇帝還有沒有前途,帝國今後的大局又會怎樣,已經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32]見兩《唐書》之楊國忠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33]馬嵬驛在今陜西省興平市境內,距離當時的金城縣約二十八裏,而金城距離長安八十五裏。

[34]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35]據《舊唐書·玄宗紀下》,唐玄宗倉皇出逃時“微雨沾濕”。

[36]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37]見兩《唐書》之楊國忠傳、陳玄禮傳。

[38]關於陳玄禮向太子報告以及太子的態度,見《舊唐書·楊貴妃傳》、《舊唐書·韋見素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陳玄禮對唐玄宗說的話,見《舊唐書·玄宗紀下》。

[39]以上見《舊唐書·玄宗紀下》,兩《唐書》之楊國忠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40]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41]見《新唐書·楊國忠傳》。

[42]見《舊唐書·楊國忠傳》。唐玄宗與陳玄禮這段對話的具體時間,《舊唐書》並無明示。但如果理解為是在楊貴妃死後,則於情於理不通。

[43]見兩《唐書》之楊貴妃傳,《舊唐書·玄宗紀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44]以上均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

[45]見《舊唐書·玄宗紀下》,《舊唐書·韋見素傳》,《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八至德元載六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