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乾坤逆轉 呂惠卿被誣(第2/2頁)

呂惠卿答:臣確實能力有限。當年受命,只因安石外放朝中缺人,這才勉為其難。現在他已經回到相位,臣也早就該離開中樞,到地方上去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宋神宗說:安石復位,正該協力,為什麽要走?

呂惠卿答:因為臣礙手礙腳。陛下聖明,應該看得出他跟以前不一樣了,動不動就請病假。誠如陛下所言,王安石必須覺得事有可為才肯復出。復出而不作為,那就一定是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如意,只因為臣在政府。臣以為,朝廷事可以無臣,卻不可以沒有他。這就是臣辭職的原因。

宋神宗說:安石必不忌諱愛卿。

呂惠卿答:當然不。但,如果陛下專心專意只聽王安石一個人的,天下大治指日可待。臣在朝中於事無補,反倒橫生枝節,實在是於公於私都有不利。實話實說,臣也不知道臣參知的政事,究竟是陛下的,還是王安石的?[22]

誰都聽得出,這口氣只是酸溜溜,而非惡狠狠。

不過到九月份呂惠卿再次辭職時,跟王安石之間就不但有政見分歧,也有個人恩怨了。盡管皇帝一再聲明,關於他的流言蜚語並不來自王安石,呂惠卿還是說,王安石和王雱父子已被小人包圍,自己危在旦夕,只能選擇離開。[23]

可惜,這裏仍然沒有呂惠卿陷害王安石的行跡。

然而散布和聽信流言蜚語,卻並不需要講證據,也不需要講邏輯,只需要有情緒。以王雱的性格,自然也不會像陸佃那樣去求證。那好,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對於呂惠卿這種恩將仇報的小人,王雱認為不必手軟。

呂惠卿在華亭買地一案由此興起。

這同樣是疑案。證據是熙寧九年六月初七神宗明確告訴王安石,禦史中丞鄧綰(讀如晚)報告,已經查明呂惠卿借錢買地一事不實。要知道,這個鄧綰可是王安石的人,彈劾呂惠卿的也正是他。如果連他都說沒有證據,恐怕此事根本就子虛烏有。就連最早彈劾呂惠卿的禦史蔡承禧,後來也承認華亭案查無實據,只不過他稱作“偶爾網漏”而已。[24]

王安石卻認為,鄧綰只是沒有找到證據罷了,不等於舉報不實,應該再派人查。王雱更是迫不及待,這才有了前面所說違法亂紀的事,也才逼得呂惠卿跟王安石翻臉。這恐怕就不能說是呂惠卿背叛,只能說是王雱坑爹了吧?

於是,當六月初七神宗出示呂惠卿奏折時,王安石也如五雷轟頂,只能如實報告做手腳的事自己並不知情。不過當他得知這是兒子幹的蠢事時,其惱怒也可想而知。弄巧成拙的王雱愧對父親,更是急火攻心,終於一病不起。

當月二十五日,王雱病故,時年三十三歲。

戰友反目,愛子去世,誰能承受這雙重的打擊?王安石恐怕也不例外。但他還是又堅持了四個月,然後才在這年的十月二十三日離開相位和京師,再也沒有回來。[25]

[16]以上見李燾《長編》卷二百七十八熙寧九年十月丙午日條注、《宋史·陸佃傳》。黃庭堅當時的職務見《宋史·黃庭堅傳》。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書亦采信陸佃之說,但認可呂惠卿在王安石罷相期間做過有損於王安石的事。

[17]見《宋史·陸佃傳》。

[18]李燾《長編》卷二百七十六熙寧九年六月己酉日條即稱:(王安石)與惠卿交惡,使人告發呂氏奸利事,皆自雱發之。

[19]見《宋史·王安石傳》所附王雱傳。此事之證偽,見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20]以上兩說見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七十一熙寧八年二月癸酉日條、閏四月壬子日條,司馬光和李燾的態度見李燾《長編》卷二百六十熙寧八年二月癸酉日條注。

[21]見李燾《長編》卷二百六十五熙寧八年六月丁未日條。

[22]見李燾《長編》卷二百六十六熙寧八年七月癸未日條。

[23]見李燾《長編》卷二百六十八熙寧八年九月乙酉日條。

[24]神宗此言見李燾《長編》卷二百七十六熙寧九年六月辛卯日條,鄧綰彈劾呂惠卿見《長編》卷二百六十八熙寧八年九月乙酉日條、《長編》卷二百七十五熙寧九年五月己巳日條,蔡承禧言見《長編》卷二百八十熙寧十年二月己酉日條。

[25]以上見李燾《長編》卷二百七十六熙寧九年六月辛卯日條、己酉日條,卷二百七十八熙寧九年十月丙午日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