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力挽狂瀾

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劉抗曹,無疑是他外交活動中精彩的一筆。而孫權最後做出決定,還是他的根本利益所使,作為劉備集團的代言人,諸葛亮顯然不可能代表孫權集團的利益。那麽,是誰從根本利益的角度為孫權進行分析,從而使孫權下定了決心聯合劉備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力挽狂瀾。 諸葛亮出使東吳,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傑出的外交才能;孫權審時度勢,決定聯劉抗曹。然而孫權原本是十分猶豫的,因為他降曹不是,聯劉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那麽孫權為什麽會做出這個決定呢?是諸葛亮說服了孫權,還是另有他人?如果另有他人,這個人又是用了什麽辦法去說服他?真正打動了孫權的,又究竟是什麽呢? 易中天:

上一集我們講到,孫權最後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是經過了反復的思考和掂量以後做出的決定,而能夠幫助孫權算清這筆帳的人不可能是諸葛亮,那麽諸葛亮是不是沒幫孫權算賬?也不是,諸葛亮是幫孫權算了賬的,而且諸葛亮在說服孫權的時候使用的辦法也是算賬。諸葛亮幫孫權算了三筆帳:第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難臨頭最忌猶豫,你不能猶豫不決,你不能狐疑觀望,猶豫不決和狐疑觀望的結果是“禍至無日矣”,這是第一筆帳。第二筆賬,諸葛亮告訴孫權,將軍人多勢眾,劉豫州尚有余威。如果貴我兩方聯合起來,破操必矣,一定能打敗曹操。這個賬具體怎麽算的我們在下一集還要講。那麽第三筆帳呢,是如果我們打敗了曹操會怎麽樣呢?鼎力的形勢就形成了。他的原話是:“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那我們就能造成一個三國鼎立,或者說三分天下的這樣一個形勢,這對於貴我兩方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說諸葛亮是算了賬的。

但是這個賬呢,沒算完;或者說,還算得並不十分到位;或者說,這個算法它還有問題。有什麽問題呢?我們看諸葛亮算的第一筆賬,就是你現在不能觀望狐疑,你必須在兩種選擇當中做出決斷。那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就要把這兩種選擇的好處、壞處都把它說透了。哪兩種選擇呢?一個是對抗,一個是投降,對抗的好處諸葛亮把它算清楚了,投降呢?沒說,如果孫權投降有好處,或者說孫權投降曹操的好處大於對抗曹操的好處,那麽為什麽不呢?這個他沒講。第二,對抗曹操也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打贏了,一種是打敗了,打贏了的好處諸葛亮說了,是什麽呢?“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打敗了呢?打敗了會怎麽樣呢?也沒講。這就等於跟一個人說,哥們兒,咱搶銀行去,只要搶成功了一輩子都花不完這個錢!逮住了呢?他不說,警察真來逮你,他不管,有這麽幫人出主意的嗎?但這個呢,不能說是諸葛亮能力和水平有問題,兵馬未動先想敗局,這是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懂得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就是我們現在一些企業家也懂,你要做一筆生意你不能想我做成了以後我賺多少,你得想想我做虧了以後我賠多少。所以我的主張就是向來跟人家決策的時候你一定要朝壞處說,就是你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最壞最壞的結果是什麽,如果你心理上還能夠承受,那你就可以拍板,撐死了我不過如此如此嘛,不過怎麽樣怎麽樣嘛,我不在乎我就幹了。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第二個,替人謀劃要把話說透,這個道理他也不會不懂。

那麽為什麽不說?因為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開過來了,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不聯合孫權,劉備集團是死路一條。何況諸葛亮初出茅廬,寸功未立,什麽火燒新野,什麽火燒博望,那是羅貫中幫他燒的,這個時候就個人而言也必須立下這初出茅廬第一功;何況如果不能夠說服孫權,對不起劉備的三顧茅廬啊。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策略上,他只能夠緊緊地把孫權抓住,只能這麽說。

但你說孫權他心裏就不明白?這也說不過去。我都想到了這些問題,孫權想不到?孫權智商應該比我高啊,那麽我們就要問,孫權他為什麽不問呢?那也只能有一個結論,就是在此之前已經先有人把這個賬給孫權算清楚了,孫權有了底了,不必問。那麽這個人是誰呢?  * 諸葛亮的一面之詞避重就輕,明顯代表著劉備集團的利益,孫權不是不明白,但是他還是決定聯劉抗曹,這讓人覺得有點奇怪,孫權為什麽如此呢?政治家在做決策的時候,首先是從自己集團的利益出發。而孫權集團有著和劉備集團不同的政治利益,諸葛亮代表了劉備集團的利益,他只為孫權算清了聯盟帳,那麽究竟是誰為孫權算清了另一筆帳,真正促使孫權做出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