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無力回天

公元263年,在曹魏軍出兵兩個月之後,原本經營不錯的蜀漢政權被劉禪拱手送給了魏國,成為魏、蜀、吳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讓許多歷史學家感到困惑。劉禪君臣的不戰而降,是蜀漢史上最後一個不解之謎。回溯蜀漢政權危機存亡之秋,大敵當前,沒有人能夠提出退敵良策,朝臣們是投降聲一片,然而蜀漢一把手劉禪第一反應是不想投降的,想逃到南方去避避風頭,就在劉禪猶猶豫豫的過程中,有職無權的光祿大夫譙周在朝廷上侃侃而談,竟然把劉禪說得心服口服,最後不戰而降了。那麽譙周為什麽要極力主張投降曹魏呢?譙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劉禪又為什麽要聽他的呢?在蜀漢迅速滅亡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深層政治背景呢?

[話外音]劉禪備死後,諸葛亮對內依法治蜀,做事公平,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然而,在他死後二十九年,一位有職無權的大臣譙周,竟然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把蜀國給說降了。那麽諸葛亮創下蜀國大業,為什麽經不住譙周的三言兩語呢?這裏面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無力回天。

易中天:

公元263年,在曹魏軍出兵兩個月之後,原本經營不錯的蜀漢政權被劉禪拱手送給了魏國,成為魏、蜀、吳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讓許多歷史學家感到困惑。劉禪君臣的不戰而降,是蜀漢史上最後一個不解之謎。回溯蜀漢政權危機存亡之秋,大敵當前,沒有人能夠提出退敵良策,朝臣們是投降聲一片。然而蜀漢一把手劉禪第一個反應是不想投降的,想逃到南方去避避風頭。就在劉禪猶猶豫豫的過程中,有職無權的光祿大夫譙周在朝廷上侃侃而談,竟然把劉禪說得心服口服,最後不戰而降了。

[話外音]那麽譙周為什麽要極力主張投降曹魏呢?譙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劉禪又為什麽要聽他的呢?在蜀漢迅速滅亡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深層政治背景?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無力回天”。

事實上,曹魏政權一直是把滅孫吳放在第一位的,後來才調整政策來先滅蜀漢。而且,從出兵到蜀漢滅亡,一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迅速滅亡。這是為什麽呢?歷史上的解釋,一般是四個原因:劉禪昏庸,黃皓弄權,陳祇亂政,譙周誤國。劉禪就是後主了,不說他了,大家都知道;黃皓是他身邊的一個宦官;陳祇是讓黃皓得逞的一個人。那麽這事情今天沒有時間講,請大家去看我的《品三國》(下部書),我今天就講第四個原因:譙周誤國。

我們先把事情的情況交待一下。當時,司馬昭命鄧艾和鐘會各率一支軍隊南下滅蜀。八月份從洛陽出發,十月份鄧艾的軍隊就已經打到了成都的跟前,打到哪兒呢?打到現在四川的廣漢,是到成都門口了。消息傳來,蜀漢朝廷一片混亂。因為此前,劉禪身邊的宦官壞了事。一年前,姜維就已經發現曹魏有滅蜀漢的可能,姜維是給劉禪上了疏的,希望劉禪命令張翼和廖化趕緊在路上設防。這封信送來以後落到黃皓手上,黃皓是個信鬼神的,黃皓就去問巫婆,也可能是巫公啊,反正是問這些巫師,說你看這個事情可能不可能哪?這個巫師或者巫公或者巫婆說,哎呀,不可能,不會打來的。黃皓就跟劉禪說不會打來的,這個事我們就扣下吧,就扣下了。但是沒想到人家真打過來了,而且兩個月就過來了,一片恐慌,老百姓都跑到山裏面去了,躲起來了。

劉禪召開禦前會議,說大家看看怎麽辦呢?兩派意見,兩派意見都主張跑,但是一派說跑吳國去,一派說跑南中去。吵個沒完,劉禪也沒主張。這個時候有一位光祿大夫,這個光祿大夫是個榮譽職務,沒有權力的,相當於什麽國務院參事室的參事之類這樣的,叫做譙周。譙周就出來說話了,譙周說跑到吳國是不可以的,為什麽呢?道理很簡單:“自古以來, 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就是自從咱們有了皇帝,有沒有跑到別人國家去當皇帝的?沒有吧,一個皇帝跑到了別人的國家只能稱臣。那麽既然反正是要稱臣,反正是要做小,那為什麽不挑個大國家呢?也就說你既然稱臣,與其向孫吳稱臣,不如向曹魏稱臣,你反正是稱臣嘛。而且根據政治鬥爭的規律,從來都是大國兼並小國,所以吳國終究要被魏國吞並,等到那一天,我們難道再跟著吳國去投降第二回?如果說投降是一種恥辱的話,譙周說:“再辱之恥,何與一辱?”就是投降反正是恥辱嘛,那你是恥辱兩回合算呢,是恥辱一回合算呢?那還不如恥辱一回投降曹魏嘛,你何必那麽麻煩投降兩回呢,所以不能奔吳。那麽為什麽不能去南中呢?譙周說,南中嘛還是可以去的,因為南中還是蜀國的地盤,就是孟獲他們那些人的地盤。說那個地方去去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早做準備啊,你這個時候去你來不及了呀,為什麽來不及呢?“群小之心,無一可保”,說陛下啊,你以為你現在手下的那些小兵、小卒、小將、小官、小吏們他們都擁護咱們嗎?他們不擁護,他們一聽說陛下要往南跑,恐怕陛下還沒有擡足,他們先鬧起來了。哪裏去得了南方?去不了的。結論很簡單――投降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