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如何研究政治史

今天是第二講:講題《如何研究中國政治史》。

上次是講的普通史,以下各講為專門史。先對普通史求了解,然後再分類以求。從歷史的各方面分析來看,然後再加以綜合,則仍見此一歷史之大全體。但較前所見的自更深細,更透徹了。

政治與政事不同。如秦始皇帝統一,漢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內政、外交、軍事等,都該屬於政事,歸入通史範圍。若講政治,則重要在制度,屬專門史。一個國家,必該有它立國的規模與其傳世共守的制度。這些制度,相互間又必成一系統,非一件件臨時雜湊而來。

從前人學歷史,必特別注重政治制度方面。亦可說中國歷史價值,即在其能涵有傳統的政治制度,並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若不明白到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可說就不能懂得中國史。中國專講政治制度的書,有所謂“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鄭樵《通志》與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後人又承續此三通,再擴為九通至十通。二十四史、九通,乃中國史書中最大兩分類兩結集,為治史者知識上所必備。

為何講制度的書,必稱為“通”?這因中國正史照慣例是分代編纂的,即所謂斷代史,如《漢書》、《晉書》、《隋書》、《唐書》等。如將斷代史連貫起來逐年合並敘述,則變為編年史,如司馬光之《資治通鑒》,此通字寓有編年通貫之意。但歷史上的事件可以編年通貫,也可斷代劃分。如秦代完了,接著有漢代,漢代結束,接著有魏晉南北朝。此等朝代更叠,即成中國歷史上之時代劃分,此在第一講已講過。但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則自古迄今,卻另有其一種內在的一貫性。在此一貫中,有因有革,其所變革處雖不少,但亦多因襲前代仍舊不改的。直到今天,亦仍還有歷史上的傳統制度保留著。這證明,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許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維持久遠而不弊。因此遂為後世所傳襲,此即中國歷史傳統一種不可推翻的力量與價值之具體表現。因此中國人把此項專講政治制度的書,也稱為通史了。

我們研讀中國史,普通是先讀編年史,再分期轉治斷代史,然後再來研究制度方面的通史。其實在二十四史中,本也包含有專講制度的一部分。在《史記》中稱“書”,如《平準書》、《封禪書》等。到《漢書》改稱“志”,《漢書》共有“十志”,都屬講制度方面的。以後歷代正史中多數有“志”,或有“書”,這些志與書,因其講的是制度方面,比較專門,普通讀歷史的往往忽略過,不仔細去研究。不如《資治通鑒》這一類專講人事方面的歷史,大家能讀。其實我們要學歷史,政治制度方面這一項,亦非通不可。清代阮元曾說過,一個人不讀二通,即不得謂之通人與通學。彼所謂二通者,一指《通鑒》,即編年通史。另一部指《文獻通考》,即指講政治制度方面的專門史。這亦是說,要學歷史,不可不通制度之意。

我們講到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大體可劃分為兩段落。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後一段落為秦以後之郡縣政治。封建政治結束,即為中國古代史之結束。此一分法,顯然又與西方歷史不同。在西方歷史上,並無此兩種政治制度之分別與存在。而中國的政治制度則顯見有此大劃分。這亦證明我上講所說,每一國家民族的歷史,必有其特殊性,必有其與其他國家民族的歷史不同之處之一說法了。中國歷史自有其與其他國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顯見者卻在政治上。亦可說中國民族性擅長政治,故能以政治活動為其勝場。能創建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成其大一統之局面,且能維持此大一統之局面歷數千年之久而不敗。直到今天,我們得擁有這樣一個廣土眾民的大國家,舉世莫匹,這是中國歷史之結晶品,是中國歷史之無上成績。因此研究中國史,該特別注意其政治制度之一面。中國歷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後二千年是郡縣政治。從前的中國人,人人俱知,但到現在的中國人,對此分別,卻有些不明白了。近人好說封建社會,其實今天所謂的封建社會,乃是西方歷史上的產物,只因中國人拿自己固有的“封建”二字,來翻譯西方歷史,遂有此一名詞,以至中西雙方混淆不明,這實在是不妥的。

中國在西周初年,周公創出了一套封建制度。其實這一套制度,本是連接著周公以前夏、商兩代的歷史傳統而來。只是經周公一番創作,而更臻完美。此一套制度,其實即是把全國政制納歸於統一的制度。自天子分封諸侯,再由諸侯各自分封其國內之卿大夫,而共戴一天子,這已是自上而下一個大一統的局面。我們該稱此時期為封建之統一。在西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則是在下面,不屬上層的。羅馬帝國崩潰了,各地亂哄哄,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社會無所依存,於是一班人相率投靠小貴族,小貴族們又各自投靠依附於大貴族。他們在政治要求上,亦同樣希望有一統一政權,但卻無法實現。譬如築寶塔,由平地築起,卻沒有結頂。在他們那時期有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一名稱,則只是一理想,一空中樓閣,在人心想像中的一個影子組織而已。因此中西歷史上之所謂封建,原是截然不同之二物。可惜我們今天沒有人來詳細寫一部周代封建制度的書。事實上在今天來寫此書卻不易,因關於此方面的材料,大都不在歷史書中,而分散在古代的經書中。今天我們大學開科設系,有史學,無經學。經學更少人研究,因此此項歷史上重大的專門題目,竟難覓位勝任愉快的人來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