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衛青避禍

可能還有人對衛家不滿,認為衛青只是運氣比較好,英勇善戰而已。誰處在衛青的角色,上有皇帝姐夫的信任,內有漢朝積累了五十多年的物資儲備,都能建立一番功業。這樣的觀點把衛青這個人物看得太簡單了。衛青絕對不是一個只知軍事、不懂權謀的人。

在霍去病嶄露頭角的那次征戰中,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的主力部隊被匈奴大軍打得死傷慘重。趙信本來就是匈奴的降將,戰敗後投降了匈奴;蘇建殺出重圍,只身一人逃回來向衛青請罪。面對慘敗,有人要求追究蘇建的責任,認為他“棄軍而逃”;有人建議將蘇建斬首示眾,嚴肅軍紀;也有人認為蘇建盡力後才戰敗的,不應斬首。如果把蘇建殺了,不就是逼著戰敗的將領有家不敢回,反過去投降匈奴嗎?大家爭來爭去,需要衛青拍板定奪。衛青有權力處斬部將,但他沒有殺蘇建。殺蘇建的壞處很明白,會寒一部分將士的心,而且容易給人專橫的感覺,得罪一批人。但是蘇建的確對戰敗負有責任,於是衛青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交由劉徹處理。結果,劉徹非常滿意衛青有權不專權的舉動,同時赦免了蘇建的死罪,讓蘇家用錢給蘇建贖罪。蘇建被貶為平民百姓,但對衛青感激不盡。

衛青對蘇建的處置,表現出了成熟政治家的風範。衛青發達了,一直保持著謙虛穩重、行事謹慎的作風。當漢武帝要分封他那三個年幼的兒子為侯時,衛青堅決推辭:“我的功勞是全體將士拼死奮戰的結果。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要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我們父子怎麽敢接受封賞。還是請陛下分賞眾位將士,激勵大家更好地殺敵吧!”漢武帝知道了,封賞了衛青部將公孫敖、公孫賀等人,犒賞將士,同時堅持封其子衛伉等三人為侯爵。結果,大家皆大歡喜。

由此可見,衛青能夠在短短幾年中威震四海,位極人臣,是有道理的。

有一天,衛青的好朋友甯乘來訪,提醒衛青說:“大將軍之所以食邑萬戶,三個兒子都封侯,主要還是靠皇後的功勞。”接著,甯乘慢慢說來:“任何事情都物極必反。沒有一個家族能夠永遠保持富貴,就好像月亮不會永遠圓滿,海水不會永遠停留在浪尖一樣,衛家遲早也會走向衰落。”

衛青在權力巔峰,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隱約感覺到,自家人名揚四海,部將親屬遍布朝野,如此輝煌之下總有哪裏不太對勁。現在,甯乘給他點破了:“要防止皇上猜忌啊!”衛青恍然大悟,忙討教如何應對。

甯乘說:“現在內宮之中,王夫人是皇上的新寵。但是王夫人出身卑微,她的家人依然生活在貧苦之中,希望大將軍能夠向王家贈送重金,聯絡感情。”衛青依計而行。

原來,隨著歲月的推移,衛子夫無奈美貌不再。越來越多的美女進入了劉徹的床榻。在眾多新進的美女中,劉徹最喜歡趙國王夫人。王夫人為劉徹生下了後來的齊王劉閎。這個王夫人和衛子夫一樣出身卑微,可她不像衛子夫一樣有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王夫人找不出一兩個拿得出手的親戚來。她的親戚實在不成器。劉徹就是想提拔王家,都找不到合適的提拔對象。所以王家依然生活在窮困之中。現在,王家突然收到了大將軍、長平侯衛青送來的五百斤黃金,驚喜若狂,忙告訴了王夫人。

王夫人高興得心花怒放,興沖沖地告訴了劉徹。

劉徹卻陷入了沉思。

衛青為什麽這麽做?他完全沒有必要這麽做。劉徹了解衛青,知道衛青個性耿直,不會主動巴結賄賂他人。劉徹找了一個機會,當面問衛青送黃金的事情。衛青一五一十地將來龍去脈告訴了劉徹。聽了衛青轉述的甯乘的提醒,劉徹明白,衛青這麽做,是自降身份,表明要繼續謙虛、團結他人的姿態。劉徹松了一口氣,也高興了起來。一來,衛青替自己照顧了新寵王家。二來,衛青厚道正直,對皇權敬畏如初,不敢專權跋扈,看來是不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威。劉徹對第二點尤其感到高興,對衛青和衛家的防範之心放松了好多。那個提醒衛青的甯乘被劉徹任命當了東海都尉。

第二年(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四月,劉徹正式冊立衛子夫所生的皇長子、年僅七歲的劉據為太子。

衛家出了一位太子!未來的皇帝將會是衛青的外甥,是霍去病的表弟,衛家的權勢更上了一層樓。現如今,誰還敢來找衛家的麻煩?誰敢來找衛家的麻煩,那是自找麻煩。

事情發展到這裏,衛家的權勢還能再進一步嗎?

當時,平陽公主已經守寡多年,想要再嫁。她召集家臣、門客商議到底嫁給哪個王公顯貴比較好。大家想都沒想,異口同聲地說:“衛青!”平陽公主一聽,心中產生了顧慮。衛家之前是平陽侯家的家奴,現在要平陽公主反過來嫁給衛青,平陽公主的心裏一時接受不了。而且,平陽公主也怕這樁婚事招來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