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周本紀第四(第6/10頁)

厲王不聽進諫。於是國內誰也不敢發表評論,經過三年,就相互結合發動叛亂,襲擊厲王。厲王出亡逃奔到彘地。

厲王的太子名叫靜的匿藏在召公的家中,國中的百姓聽說了,就圍住他。召公說:“過去我曾經多次勸諫國王,國王不依從,以至於有了這次患難。現在殺了國王的太子,國王將會認為我把他當作仇敵而發泄怨恨憤怒吧?一個事奉君主的人,即使是處在危險之中也不仇視怨恨,受到責備也不發怒,更何況是事奉天子呢!”於是用他自己的兒子來頂替國王的太子,太子終於脫掉了包圍。

召公、周公兩位輔相負責處理政事,這個期間的名號叫做“共和”。共和的十四年,厲王死在彘地。太子靜在召公的家中成長起來,二位輔相於是共同決定扶立他做國王,這就是宣王。宣王登臨王位,二相輔佐他,修治政事,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優秀傳統風尚,四方諸侯重新宗奉周家王室。十二年,魯國武公前來朝拜。

宣王不采取重視農事的態度不到千畝地方去耕種籍田,虢國的文公進諫說:“不可以不去耕種籍田。”宣王不聽。三十九年,在千畝地方交戰,宣王的軍隊被姜氏的一支戎族打敗而整體潰散了。

宣王既然亡失了被姜戎打敗的處在江、漢之間的軍隊,於是在太原地區計點民眾數字準備征兵。大臣仲山甫進諫說:“民眾是不可以計點而征兵的。”宣王不聽勸諫,結果還是計點了民眾數字以便征兵。

四十六年,宣王逝世,兒子幽王宮涅即位。

幽王二年,西周都城附近的渭水、涇水、洛水三條河流的區域內都發生了地震。大夫伯陽甫說:“周家將要滅亡了。天地的自然之氣,不會失掉它的運行秩序;假若失掉了它的運行秩序,那是有人擾亂了它。陽氣伏在下面不能排出,受到陰氣的逼迫不能上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地震發生。現在三條河流區域內確實發生了地震,這是因為陽氣失掉了它在上的位置而被陰氣所鎮伏。陽氣失掉了它的位置而處在陰氣的下面,河流的源泉一定會被堵塞;河流的源泉堵塞關系到立國的氣運,國家必定滅亡。水土氣息通暢濕潤可以生長作物來供民眾應用。土氣不能通暢濕潤,民眾就會缺乏財貨物用,不滅亡還等待什麽?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夏代就滅亡,黃河枯竭商代就滅亡。現在周家的德運就像夏、商二代的末年了,他國家河流的上源又被堵塞,堵塞水流一定會枯竭。一個國家的氣運必定依靠山川,山陵崩塌河流枯竭,這就是亡國的征兆。河流枯竭一定會引起山陵崩塌。假若國家滅亡不會超過十年,這是數起於一終於十至十又另起頭緒決定的。上天要拋棄哪個國家,它的滅亡就不會超過一紀(十年)。”正是這一年,渭水、涇水、洛水三條河流枯竭,岐山崩塌。

三年,幽王寵愛褒姒。褒姒生了兒子伯服,幽王就想廢掉太子。太子的母親是申國諸侯的女兒,成為了幽王的王後。後來幽王得到了褒姒,非常喜歡她,就想廢掉申後,同時除去太子宜臼,再立褒姒做王後,讓伯服做太子。周朝的太史伯陽甫讀了有關歷史記載的書籍以後說:“周家要亡國了。”從前在夏後氏衰敗的時候,有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宮廷內自己說:“我們,是褒國的兩位先君。”夏帝占蔔:殺掉它們,和趕走它們,和把它們留在宮廷內,三種情況都不吉利。再占蔔,請求將它們的唾液留下收藏起來,就吉利了。於是陳列祭品並宣讀策文告訴神龍,神龍飛去而它們的唾液留下來了,用匣子藏起唾液並擦去它的痕跡。夏代滅亡,藏唾液的匣子傳給了殷家。殷代滅亡,又把這只匣子傳給了周家。經過連續三代,誰也不敢打開這只匣子。到了厲王的末年,打開匣子來觀看當中藏的唾液。唾液完全流落於宮廷的地面上,不能除掉。厲王讓婦人們光著身子大聲吵嚷,流在地上的唾液就變化成了一只黑色的類似蜥蜴的動物,因而進入了厲王的後宮。後宮一個已滿七歲的童妾遭遇上這只動物,結果這個小女婢到了插簪子的成年時期,沒有丈夫就生下了小孩,她害怕就把小孩拋棄了。宣王的時期小女孩們唱歌謠說:“山桑做的箭弓箕木做的箭袋,實在是它們會亡掉周的國家。”於是宣王聽說了,有一對夫婦正是出賣這種箭弓箭袋的人,宣王派人要把他們抓起來殺掉。這對夫婦就在道路上逃跑,正好遇見了從前後宮那個小女婢所拋棄的妖孽孩子出現在道路上,聽到這個妖子夜晚啼哭,因為哀憐就把她收養下來。這對夫婦就跑掉了,奔逃到了褒國。褒國人有罪過,請求獻上這個小女婢所生下又拋棄了的女子給周王以贖免罪過。這個被拋棄的女子出自於褒國,這就是褒姒。當幽王三年的時候,幽王去到後宮,看見了褒姒就愛幸她,生下了兒子伯服。終於廢除了申後和太子,讓褒姒做皇後,伯服做太子。太史伯陽甫就說:“禍患形成了,已經是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