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從前,在顓頊帝時代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在唐堯、虞舜的時代,又讓重、黎的後代繼續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時期。所以,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在周代,程伯休甫便是重、黎的後裔。當周宣王時,重、黎的後代失去了世掌天地的官守而成為司馬氏。司馬氏世代掌管周史。周惠王、周襄王在位期間,司馬氏離開周朝到了晉國,晉國中軍元帥隨會逃到了秦國,不久司馬氏一族遷入少梁。

自從司馬氏離開周朝去到晉國以後,族人便分散了。有的在衛國,有的在趙國,也有些留在秦國。在衛國的一支,名司馬喜的做過中山國的丞相。在趙國的一支,因傳授有關劍術的理論名聲顯揚,蒯聵便是這一支的後代。在秦國的名叫司馬錯,曾經和張儀爭論,秦惠王就派遣司馬錯率軍攻打蜀國,終於攻下了蜀地,隨後就鎮守蜀地。司馬錯的孫子司馬靳,奉事秦武安君白起。這時少梁已經改名叫夏陽。司馬靳和武安君活埋長平戰役中投降了的趙軍數十萬,回到秦國,靳和白起都被秦王下令自殺在杜郵,安葬在華池。司馬靳的孫子名叫司馬昌,昌是秦朝主管冶鑄鐵器的官。在秦始皇的時期,蒯聵的玄孫司馬卬,曾經擔任武信君(武臣)的部將,並帶兵攻占朝歌。諸侯爭相稱王時,項羽封司馬卬為殷王。漢王劉邦領兵攻打楚國,司馬卬歸降漢王,漢以司馬卬原有的封地殷為河內郡。司馬昌生司馬無澤,司馬無澤擔任漢長安商業區市長之職。無澤生司馬喜,司馬喜封爵五大夫。他們死後,都安葬在高門。司馬喜生司馬談,司馬談為太史公。

太史公師從唐都學習天文,從楊何學習《易》,又從黃先生學習道家理論。太史公曾在漢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間做過官。他憂慮當時學者不能通曉各家學說的要義,而所學又混亂、矛盾,於是專論陰陽、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的要旨說:

《周易·系辭傳》說:“天下人目標一致,而謀慮卻有多種;要達到的目標相同,而所通過的途徑不一樣。”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都是想使天下太平的學派。只是所信從的理論有分歧,有考慮得周到與不周到罷了。我曾經私下分析陰陽家的方術,發現它注重吉祥還是不吉祥的預兆,忌諱的事物太多,使人受到拘束而畏懼的事情很多;但它主張順著四季的秩序去行事,卻是不可丟失的。儒家的學說廣博,但缺乏治理天下的綱要,用力多而功效少,因此儒家學派所提倡的事很難完全照辦。但是儒家制定君、臣、父、子彼此相處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之間的禮節,是不能更改的。墨家過於儉省,難以遵守。所以他們主張的事,不能完全實行;但是他們加強實業,勵行節約的主張,是不可以廢棄的。法家主張統治者施政要嚴酷而少給臣民恩惠,但是他們正定君臣上下的名分等級,是不能改變的。名家使人拘束於名而容易失去對事物真象的認識,但是他們辨證名、實關系的觀點,卻不能不認真考慮。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符合無形的“道”,讓萬物豐富充足。道家的學術,是依據陰陽家順守四時秩序的學說,采納儒家、墨家的長處,提取名家、法家的要點,隨著時勢的發展,順應事物的變化,樹立風俗,應用於人事,沒有不適宜的。意旨簡明,容易掌握,用力少而收到的功效多。儒家就不同了:他們認為君主應該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提倡,臣下就附和;君主在前面走,臣下就該緊緊跟隨。這樣一來,那麽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很安逸。再說大道的要旨是:舍去雄健和貪欲,不玩弄聰明和智慧,他們將這些放棄而使用智術求治。一個人的精神使用過度就會衰竭,身體太勞累就會疲憊。如果精神和身體時常不得安寧,卻想生命與天地共長久,這是沒有聽說過的。

陰陽家對於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各有一套所謂“宜”“忌”的規定,認為如果人們順守這些教令,就會昌盛發達,違反這些規定,不是死就會衰亡。未必就是這樣呢。所以說陰陽家“使人受拘束而畏懼忌諱太多”。可是陰陽家所說的春天萬物萌生、夏天成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如果不遵守,就無法擬定天下的綱紀。所以說:“依據四時的順序行事,是不可丟失的。”

儒家以《詩》《書》《易》《禮》《樂》《春秋》這“六藝”作理論依據,“六藝”的經文和解釋經文的傳文數以千萬計,接連幾代不能夠弄通這門學問,用盡一個人畢生的歲月也不能詳盡其中的禮儀。所以說“儒家學說廣博而缺乏要領,用力多而功效少”。至於分列君、臣、父、子間的禮儀,區分夫婦、長幼、尊卑的次序,即使是百家學說,也不能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