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德南海志》中的“東洋”(第2/2頁)

在單重布羅所管轄的下列諸地:論杜、三啞思、沙啰溝、塔不辛地、沙棚溝、塗離、遍奴忻、勿裏心、王琶華、都蘆辛、羅愇、西夷塗、質黎、故梅、訖丁銀、呼蘆漫頭、琶設、故提、頻底賢、孟嘉失、烏潭麻、蘇華公、文魯古、盟崖、盤檀中,陳連慶擇其可識者勘同如下:羅愇,當系單重布羅西側之港口;呼蘆漫頭,即《諸蕃志》中之呼盧曼頭,今加裏曼丹西南近海中卡裏馬塔群島之古譯。故提,即今加裏曼丹東南部拉烏特島(Laut)北部哥打巴魯(Kotabaru)一帶。孟嘉失,即今印尼蘇拉威西島南端之望加錫之古譯。蘇華公,即《諸蕃志》中之沙華公,今加裏曼丹島東南之塞布庫島(Sebuku)之古譯。文魯古,即《諸蕃志》之忽努孤,今印尼之馬魯古(Maluku)群島之古譯。盤檀,即今印尼馬魯古群島以南之班達(Banda)群島之元代音譯。

陳連慶的上述地名的考證應基本可信。由此觀之,大東洋的第一部分乃指今加裏曼丹島南部、蘇拉威西海以南至班達海之間海域。以海路觀之,這一帶諸番國多從今蘇拉威西島兩側的望加錫海峽、馬魯古海峽北上,進入蘇拉威西海,再越蘇祿海和巴拉望海峽,進入南海西側,由此北上,經呂宋列島抵台灣,再東行越台灣海峽,在我國大陸登岸。總之,“大東洋”的這一部分的居民系經加裏曼丹島東部海路與我國交往。

再說大東洋的第二部分。此部分最強國為阇婆國,即爪哇。其轄下諸地孫條、陀雜、白花灣、淡墨、熙寧、啰心、重伽蘆、不直幹、陀達、蒲盤、布提、不者啰幹、打工、琶離、故鸞、火山、地漫中,陳連慶擇可識者作如下勘同:孫條,《諸蕃志》作孫他或新拖,爪哇島西部,今譯作巽他。熙寧,今譯作諫義裏(Kediri),位於今印尼東爪哇省蘇臘巴亞(Surabaya,泗水)西南。重伽蘆,即《諸蕃志》、《元史》中之戎牙路,位於今泗水。不直幹,即《元史》中之八節澗,當為泗水之南之Bekechak河口。不者啰幹,即今北爪哇之北加浪岸(Pekalongan)。琶離,即今爪哇以東之巴厘島(Bali)。地漫,《諸蕃志》譯作底門,今帝汶。

陳連慶的上述考證應亦基本可信。由上觀之,大東洋的第二部分以爪哇島為中心,向東延伸至帝汶。從航線的觀點看,這—帶諸番國應從爪哇島北岸、經巽他海峽北上,沿加裏曼丹北岸東行,經巴拉望群島、呂宋諸島、台灣抵中國大陸。總之,大東洋這一部分地區的居民系經加裏曼丹島西部、北部、沿南海西側北上與中國聯系。

由上敘述可知,《大德南海志》提到的“東洋”主要指從台灣南下航行所經諸地:菲律賓諸島、加裏曼丹島,加裏曼丹島以南、爪哇島以東之西太平洋海域。其中之“小東洋”主要指今菲律賓諸島和加裏曼丹島,由佛坭國(即孛泥,今文萊)管領。而“大東洋”主要指加裏曼丹島以南直至今澳洲之海域。“大東洋”又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包括今印尼馬魯古群島、班達群島以東諸地,西部主要是今印尼爪哇、巴厘諸島。

逆而言之,東洋諸番從我國大陸歸回的航線(或我國海舶前往“東洋”的航線)是:先橫渡今台灣海峽至流求(今台灣),以西太平洋島弧的南部諸島為導航的標志物,所以可形象地稱此航線為“島嶼航線”。此航線先入“小東洋”:南下經呂宋諸島、巴拉望群島抵加裏曼丹島。此島以南為“大東洋”。從“小東洋”進入“大東洋”有兩條航線,一是從加裏曼丹島西部沿海進入“大東洋”的西南部,指今爪哇海和巴厘海。二是從加裏曼丹島與今菲律賓的巴拉望群島之間的海峽穿過,進入蘇祿海,再沿加裏曼丹島東部沿海南下,此即“大東洋”的東北部,即今之蘇拉威西海、馬魯古海、班達海和佛羅勒斯海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