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汪大淵的“東洋”之行

《島夷志略》描述了99個國家和地區。上述地名可以依照與《大德南海志》“東洋”和“西洋”各處地名的比定,分別劃入“東洋”和“西洋”兩大組。如我們試將《島夷志略》中的99個地名順序編號,並將其中屬於“東洋”的地名按先後順序排列,可得下列結果:

(1)澎湖——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曾派水軍6000征服其地。(注:《元史》卷210,《瑠球傳》記載。)

(2)琉球——今台灣。

(3)三嶼——位於今呂宋島(Luzon)。至元二十八年元軍出征琉球(今台灣)時,軍中有三嶼人陳輝。(注:同上。)可見宋元時呂宋已有漢人。

(4)麻逸——《大德南海志》作麻葉,今菲律賓民都洛島(Mindoro)。

(14)麻裏魯——《大德南海志》作麻裏蘆,今菲律賓馬尼拉(Manila)。

(27)尖山——今巴拉望群島(Palawan)。

(28)八節那間——即《大德南海志》中之不者啰幹,今北爪哇之北加浪岸(Pekalongan)。

(31)渤泥——今文萊(Brunei)及沙撈越(Serawak)、沙巴(Sabah)。

(34)爪哇。

(35)重伽羅——《大德南海志》作重伽蘆,今地在東爪哇Jangala,即今東爪哇首府蘇臘巴亞(Surabaya,當地華人稱泗水)。

(37)文誕——《大德南海志》作盤檀,今班達(Banda)群島,位於今東經130度,南緯五度左右。

(38)蘇祿——今菲律賓蘇祿(Sulu)群島。

(40)蘇門旁——今印尼馬都拉(Madura)島南部港市三邦(Sampang)。

(43)毗舍耶——諸家皆認為為呂宋群島中的美沙鄢(Visayan)人的音譯。蘇繼庼置之於今班乃群島東南岸之啞陳(Otan)。

(45)蒲奔——今加裏曼丹島南部。

(46)假裏馬達——即《大德南海志》中之呼蘆漫頭,《諸蕃志》中之呼盧曼頭,今加裏曼丹島西南近海中之卡裏馬塔(Karimata)群島。

(47)文老古——即《大德南海志》中之文魯古,今印尼馬魯古(Maluku)群島。

(48)古裏地悶——即《大德南海志》之地漫,《諸蕃志》譯作底門,今帝汶島(Timor)。汪大淵說,過去泉州之吳宅曾發舶梢眾百有余人,到那裏貿易。在彼處因染病死亡達十之八九。至元二十八年元軍興師出征琉球(台灣)時,曾有“書生吳志鬥上言”,自稱“生長福建,熟知海道利病”。(注:《元史》卷210,《瑠球傳》記載。)這位熟知航海的吳志鬥可能與上述吳氏家族有關。汪大淵稱此島有12個碼頭,可見他曾乘舟繞行帝汶島。帝汶南距澳洲大陸不遠,故汪大淵可能聽說過澳洲的情況。

(58)勾欄山——此名亦見於《元史·史弼傳》,《元史·爪哇傳》作拘欄山,今加裏曼丹島西南之格蘭島(Gelam),位於今卡裏馬塔群島東南。

(88)萬年港——即明代所稱之毛文蠟、毛花臘,今文萊港。

我們可將上述《島夷志略》中的東洋地名分為3組:

第一組。《島夷志略》中最先提到的4個地名均屬“東洋”:(1)澎湖、(2)琉球、(3)三嶼和(4)麻逸。其排列順序透露出汪大淵此次系從福建沿海(例如泉州)啟程,其至“東洋”的基本航線為:橫渡台灣海峽經澎湖至台灣,再向南航,經呂宋至民都洛。

第二組。在(4)麻逸以後,汪大淵在其書中從(14)麻裏魯到(38)蘇祿,先後提到了8個屬於東洋的地方,其排列先後順序大致勾勒出汪大淵從呂宋繼續赴“東洋”其他地方並返回中國的大致航路:(14)麻裏魯、(27)尖山、(28)八節那間、(31)渤泥、(34)爪哇、(35)重伽羅、(37)文誕和(38)蘇祿。即從馬尼拉灣向南航行,沿巴拉望群島而下,沿加裏曼島北岸的沙巴、文萊和沙撈越向西南航,越爪哇海至爪哇,再東行經巴厘海和班達海,至班達群島(文誕),由此北航經蘇祿歸回。上述8個地名中,只有“八節那間”與“渤泥”的排列順序與航向顛倒。此航線呂宋以南部分大致與《南海志》爪哇國所管大東洋相同。而其後一部分大致同於《南海志》中單重布羅國所管大東洋。

在《東西洋考》的《舟師考》一節中有東洋針路,《順風相送》中的“福建往琉球”、“泉州往勃泥即文萊”、“呂宋往文萊”及“文萊回呂宋”等的針路。《指南正法》中亦有“福州往琉球針”、“琉球回福州針”等,這些針路均為舟師世代航海的經驗積累。汪大淵前往東洋時,應當即循類似針路而行。

第三組。(40)蘇門旁之後至書末,汪大淵又敘述了8個東洋地名,從航線的觀點看,其排列順序較為零亂:即(40)蘇門旁、(43)毗舍耶、(45)蒲奔、(46)假裏馬達、(47)文老古、(48)古裏地悶、(58)勾欄山及(88)萬年港。這些部分可視為汪大淵對自己上述東洋之行記載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