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戚繼光的難題談起

這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中國4至6世紀南北戰爭研究》基礎上寫出的,研究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政權之間的戰爭,分為三編,分別講兵種與戰術、戰略與戰例、戰爭與政權。但本書的內容又不限於魏晉南北朝,而是會上溯得更遠一點,特別是關於步兵、騎兵的戰術變遷問題,要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考察,窺源方能知流,理清兵種戰術發展的整體歷程。

先說說為什麽想寫這個戰爭史題材。我自幼接受的關於中國古代戰爭的敘事,都來自《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演義小說,以及由這些小說改編來的評書、影視作品。在這些敘事作品中,冷兵器戰爭的作戰模式非常程式化:兩軍對陣,先是各出一員大將,在陣前“大戰三百合”,待一方被“挑落馬下”,這邊全軍將士便乘機“掩殺過去”,大將被斬的那一方則是全軍倉皇潰逃,一場大戰便告結束。到近現代,又出現了“武俠小說”,冷兵器的打鬥就更神奇了,或者說更像巫術了。

真正的冷兵器戰爭,似乎不是這個樣子。但中國古代的戰爭究竟怎麽打?史書記載得往往不是那麽詳細。譬如楚漢之間著名的垓下之戰,雙方投入兵力多少?各自的陣列多長、多寬?是不是和挖出來的秦陵兵馬俑一樣?交戰過程如何?在《史記》中都看不到。後世的著名戰役也都類似。當然,更早的情況會好點兒,《左傳》對春秋的戰爭記載就比較翔實。戰國之後的史書,就達不到《左傳》的水準了。

中國古代史書裏,對戰爭這些最基本的情況都大量“留白”,其實不全怪史官們無知,古代承平時期的將領們,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戰爭)應該怎麽打。亂世那些打過仗、有經驗的武將,又大都沒文化,沒法記載下來。

中國古人裏面,唯一一位探討過這個問題的,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他不僅指揮打仗,還寫書記錄他的練兵、作戰經驗。他指出,當時明代朝野,包括軍隊裏面的將帥,關於戰爭的常見誤區是:第一,誇大個人“武藝”的作用,喜歡招募一些耍刀弄槍很花哨的武師,其實真正作戰的隊列很密集,根本沒有空間給他一個人跳來跳去、把刀槍掄圓了耍;第二,對“陣法”的理解很神秘,搞得像大型團體操表演一樣華而不實,平時操練好看,上戰場沒用。

關於戚繼光的這些意見,本書正文裏有專門的章節進行討論。一本研究魏晉南北朝,或者說隋唐以前戰爭的書,似乎不該出現戚繼光,但沒辦法,整個中國古代只有他一個人思考、指出過這些問題。而且,明代的冷兵器戰爭,基本原理其實和秦漢、魏晉、唐宋沒有區別。

中國古書對戰爭的記載先天不足,社會上的演義和武俠文學又太發達,自然使社會大眾對戰爭的理解嚴重失真,變成了上面介紹過的程式化、巫術化表演。當代學界也受影響,真有學者寫論文討論古代兵書裏的“青龍陣”“白虎陣”。本書對那些離常識有些距離的所謂“研究現狀”就不再列舉和分析了,因為那樣難免越扯越亂,就像理科學者無法跟“民科”對話。人文學科不是科學,就是因為沒有一套剔除“荒謬學說”的客觀手段,只能靠常識,這顯然缺乏嚴格的操作性。

而另一方面,有些涉及古代戰爭基本戰術的問題,如步兵的隊列原則、作戰方式,目前確實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研究成果,本書嘗試著從古史文獻中尋找各種史料旁證,進行復原工作。這種寫法缺乏前人的“學術史”背景,像是在自說自話,也就不太像學術作品。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寫論文都要有“學術史”依據的話,人類知識恐怕就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拓展了。

當然,中國古史對戰爭的記載,可供研究的信息還是有的,比如對戰爭地點的記載一般比較準確,可以和現代的地名進行對照,確定其大體方位,結合自然地貌進行研究。比如山勢,古今基本相同;河流和植被雖有所變化,結合《水經注》等文獻也能基本復原出當時的情況。

中國史書的情況是這樣。反觀歐洲,從古希臘人希羅多德記錄希波戰爭的《歷史》開始,到《遠征記》(色諾芬)、《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亞歷山大遠征記》,一直有非常詳盡的戰史記載;再到古羅馬諸史,包括愷撒自己寫的《高盧戰記》《內戰記》,對於每一場大戰雙方的投入兵力、戰場地理環境、兩軍營地和陣列的變動、戰鬥每一環節的變化,甚至一些戰鬥中的偶發事件,都記載得非常詳盡。之後歷經中世紀以至近現代,歐美積累的戰史著作之多,任何其他文明都難以企及。所以,歐洲古代戰爭的很多戰術細節,可以和中國的史料進行互證,幫助我們復原中國古代的戰爭細節。不過在這方面,西方的漢學家能起的作用很有限。因為他們閱讀古漢語的能力往往不高,而中國古史中關於戰爭的細節記載,多需要在字裏行間“細摳”,西方學者還難以勝任。日本學者治學比較細致,但多缺乏宏觀視野,目前還沒出現參照西方戰爭史還原中國戰爭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