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與配角

鹹豐七年(1857年)七月初一,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率四萬人,湘軍鮑超率四千人,在湖北黃梅縣意生寺大戰一場。此戰勝負,關系重大。太平軍勝,則湘軍不能繼續圍攻九江,武昌亦岌岌可危,而克復南京的遠景將渺不可見。

太平軍築起數座高壘以困霆營,最巨者五。鮑超將全軍分作五隊,自領一隊,先請其他四位隊長“各自指攻一壘”,己則“指當中一最大堅壘”,開始沖鋒。所謂“壘”,就是碉堡,中容數十至數百人不等,或二層或三層,高自二丈至四丈不等,壘壁開設槍洞炮穴,墻頭則向外拋擲火包、灰罐、石塊、噴筒等物。戰鬥打響後,其他四隊“十蕩十決,驟不得手”,而“傷亡漸眾,幾不能支”。攻壘至於“幾不能支”是個什麽景況?即謂黃繼光不出,則將全軍盡墨也。霆軍無黃繼光,唯有一余大勝,自請“由賊墻炮穴梯肩而入”。要完成這套戰術動作,十分艱難。大勝須閃躲炮火,扒近壘壁,然後踩著戰友肩膀攀援至炮眼附近,迅捷鉆滾撲入,起身即與敵兵展開肉搏,忙中偷閑,還得向外扔出繩索,供戰友攀援。大勝不愧為大勝,“鼓勇先登”,一擊得手。鮑超當即“率十余壯士繼之”,攻入壘內,斬敵數十名。許是這些人如天兵天將一般的氣勢震懾了守軍,“余賊不敢格鬥,悉奔聚壘心,擁護賊酋”。登壘人員越來越多,鮑超卻讓他們不著急圍攻壘心,而將數十杆軍旗—霆軍旗幟無字,上面只繡三個黑圓,太平軍稱為“鮑膏旗”(趙增禹《書鮑忠壯公軼事》)—沿著壘邊“環而樹之”。其時,“壘心賊尚數百人,皆瞠視不敢也”。樹旗畢,霆軍這才掉轉頭來逼近壘心,守軍魂飛喪膽,始四散而逃。其他四隊苦戰欲竭之際,陡然望見大壘之上黑旗飄動,便知主將業已克敵,“一時愧憤所激”,信心大增,“各殊死戰”,亦將各隊負責之壘先後攻破。五座大壘被破,太平軍防線大亂,於是,小奔引發大奔,一潰激成全潰。玉成在黃臘山上指揮所裏,親見四萬圍軍被不足四千之敵軍沖潰,不禁黯然神傷,“只身逃去”。

仗打完了,留下一件公案。因為當日與霆營同駐一處的多隆阿,亦為名將,何以在這場大戰中不見蹤影?

上述戰況,取材於陳昌《霆軍紀略》。此書紀事止於光緒七年(1881年),刊於光緒八年(1882年),時鮑超猶健在。書中記事,系陳昌在夔州鮑府當面采訪得來。其書謂戰前多隆阿怯於敵勢,不擬強攻,鮑超則自願留守作戰,並請多隆阿率馬隊圍觀,多隆阿聞言“壯之,因從其計”。若然,多隆阿的表現,確屬不堪。

如有可能,應該聽聽多隆阿自己的意見,他的部下雷正綰,編有《多忠勇公勤勞錄》[光緒元年(1875年)],雷氏且曾參與此役。孰料展卷大驚:意生寺之戰發生在七月一日,而雷書記日竟無“七月初一日”字樣。只說:“將軍(都興阿)恐,下令欲退軍。乃乞援於圍攻九江之湘軍及長江水師,一戰殲焉,所有戰壘百余座悉數削平,仍將黃梅克復,楚省二次肅清。”此謂全軍龜守待援,解圍之功全歸於九江圍師,竟無一字提到意生寺之戰。

胡林翼是多、鮑二人的領導,看看他的報告:

“都興阿於七月初一日四更,派翼長多隆阿督馬隊、副將鮑超率步隊,分五路進攻黃臘山等處賊巢。賊見我軍遽至,亦分股漫山遍野齊出抗拒,鏖戰數時之久。多隆阿偵知賊以怯懦老幼之賊守壘,而伏捍賊於村落以截我軍,遂商令鮑超分兵繞攻賊壘之後,多隆阿派馬隊直沖村落。伏賊盡起,勢甚兇悍,兵勇正在血戰,經多隆阿躍馬舞刀,揮隊繼進,兵勇槍箭齊施,殪其悍賊數十名,賊始敗竄。維時鮑超即率勇追殺,分攻賊壘,施放噴筒、火箭延燒賊營,四面火起,群賊狂奔。我軍會合痛剿,賊屍遍野。”

首先,他不似雷正綰,對此次大戰視若無睹,而是說七月初一這天,“鏖戰數時之久”。其次,他不似陳昌,說多隆阿袖手旁觀,而是說多隆阿“躍馬舞刀”參加了戰鬥。再次,“分攻賊壘”之責由霆軍擔任,多隆阿無與焉;此則與陳昌所述相同,唯無鮑超對多隆阿說“前敵交鋒事,公可不問也”的囑咐,而加上了多隆阿“偵知”敵情後“商令”鮑超攻壘的情節。

若不讀陳、雷二書,但泛覽此折,讀者很難找出可疑之處。除非,留意到折末這段“春秋筆法”:“查黃梅馬、步各軍,大獲全勝,前後斬馘以萬計,為楚軍罕見之奇捷,雖系都興阿、李續賓調度得宜,亦由該將領奮勇圖功。據都興阿查明謀勇兼全、首先登壘、戰功懋著各員弁,聲請隨折先行保獎前來:其鮑超一員,連日血戰,率同親兵累屍登壘,身腿受傷仍不少卻,尤為忠勇罕匹。”(胡林翼《黃梅馬步各軍會剿黃臘山等處並黃州移營剿賊大獲勝仗疏》,鹹豐七年七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