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古人黃天霸

楊金龍(1844—1906),字鏡巖,湖南邵陽人。家貧,十九歲入湘軍,隸左宗棠部,轉戰福建、陜西、甘肅、新疆、中國台灣等地,積功升至江南陸路提督。自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調任南京,統領督標各營,節制各處炮台事務,為兩江總督劉坤一“倚為長城”。

1900年是近代史的關鍵年份。北方有義和團戰爭,西太後仗著“師弟師兄保大清”,向萬國宣戰,結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後逃往西安。帝都以外,多省督撫接受李鴻章、劉坤一與張之洞的倡議,保護在華外人,嚴懲仇外暴民,是所謂“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之前,清廷曾有密旨,命各省督撫“誅滅教會中西首領”。劉坤一不遵亂命,對這道詔書秘而不宣。而欽命統領義和團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早知封疆大吏並非人人與中央保持一致,不見得會執行這道命令,故以個人名義,給各省三觀相同的官員寫信,希望他們督促地方長官執行聖旨,必要時可以主動出擊,毋庸理會主管領導。

楊金龍也收到了剛毅的私信。剛毅囑咐他“駐師吳淞,專擊列國兵艦商船及各教堂”,金龍大以為然,聞命即行。但是,劉坤一早有“嚴檄”,命通省部隊“保護外人,違者以軍法從事”。金龍率部前往上海,準備“剿夷”,坤一收到線報,大怒,立時派出一位親信軍官,拿著令箭,去金龍軍中宣命禁止。臨行,坤一對特派員說:“楊金龍不遵令,可持其頭來。”

金龍愛國,但更愛頭,接令,立即遵命回防。回到南京,還是想不通,或又為了向朝中奧援解釋自己何以不能完成任務,金龍給剛毅復信,說:“劉坤一身任封疆,不保國而保外人,真漢奸也。”剛毅聞訊,盡管沮喪,但還是被金龍這番話感動,持書遍示友人,朋友圈紛紛點贊,皆以為金龍真是疾風勁草,亂世忠臣。

剛毅賞識金龍,早非一日。西太後曾命剛毅保舉將帥,剛毅說:“江南武員,唯有楊金龍,可稱古之名將。”西太後甚感興趣,問能比何人,剛毅答曰:“可比古人黃天霸。”竟然誤認當時流行戲曲的主角為古代名將,柄國大臣,不學如此,令人慨嘆。不過,西太後不以為忤,還呵呵了兩聲,以示憐愛。(按,李鴻章亦嘗稱手下大將王得勝為“余之黃天霸”。然李為少年翰林出身,此說顯系謔稱,非剛毅認真露怯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