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呂不韋的生意經:做買賣賺到了當世第一強國(第3/8頁)

這一年,嬴政剛滿兩歲。

異人回到秦國,第一件事便是去見華陽夫人。

因為華陽夫人是楚國人,呂不韋特意為異人定做了一身楚國的衣服。這一招使得華陽夫人大為感動,當場便認異人做了義子,還給他改了一個名字,叫作嬴楚。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嬴柱即位,也就是歷史上的秦孝文王。

在華陽夫人的極力推薦下,嬴楚被立為太子。這時秦、趙兩國關系已經有所緩和,秦國向趙國提出歸還趙姬母子,趙國不敢拒絕,便派人將他們送到了鹹陽。

秦孝文王即位的時候已經五十三歲,只當了不到一年國君便去世了。

呂不韋苦心經營的這單生意,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刻。

信陵君:實至名歸的戰國英雄

公元前249年,太子嬴楚即位為君,也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

華陽夫人被尊為華陽太後,秦莊襄王的生母夏姬則被尊為夏太後。

呂不韋被任命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炙手可熱人物。

令所有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位在三晉地方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衛國商人,對於改行搞政治似乎駕輕就熟。他一上台,便毫不手軟地發動對外兼並戰爭,先是將建都於鞏的小國東周滅掉,接著又派大將蒙驁攻韓,連下成臯、滎陽數城,連同原先西周和東周的故土,合並建立了三川郡。

這樣一來,魏國的首都大梁便處於秦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公元前248年,趙、魏兩國聯合攻燕。燕國派使者入秦,將河間十城獻給呂不韋作為封邑,於是秦國發兵攻趙。在蒙驁的率領下,秦軍勢如破竹,連取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

同年,秦又伐魏,攻取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和汲(今河南省汲縣)。

公元前247年,秦將王龁率軍攻打韓國,再度占領上黨,在那裏設立了太原郡。

同年,蒙驁攻魏,直逼大梁。

面對秦軍咄咄逼人的攻勢,魏國的將軍們束手無策。魏安僖王驚慌之余,想到了客居在趙國的信陵君。他派人給信陵君送去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懇請信陵君回國主持抗秦大局。

這時候,信陵君已經在趙國生活了十年。看完魏安僖王的來信,他面無表情地扔到一邊,沒有作任何答復。

魏國的戰局,他一直是關注的,而且也願意拿起武器為魏國而戰鬥。可是他很擔心,自己當年為了救援趙國,盜虎符,殺晉鄙,極大地觸怒了魏安僖王,如今這樣回去,魏安僖王會不會秋後算賬呢?

以他對魏安僖王的了解,這種可能性很大。

為了防止門客們勸諫,他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再為魏王派來的使者通報,我就處死他!

這道命令其實有點多余。因為他的門客大部分是跟著他背叛魏國到趙國來的,也怕回去受到懲罰,在這件事情上都保持了沉默。

只有那兩位喜歡在聲色場所出沒的毛先生和薛先生站出來說:“您之所以在趙國受到尊重,而且能夠名揚諸侯,就是因為有魏國存在。如今秦國攻打魏國,形勢已經十分危急,您卻在這裏思前顧後,猶豫不決。萬一要是秦軍攻破了大梁,鏟平了魏國的宗廟,您又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呢?”

話未說完,信陵君已經臉色大變,吩咐手下趕緊收拾車馬起程回國。

那個時候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被人扒了祖墳,毀了宗廟,比天塌下來還嚴重。在這件事面前,什麽個人恩怨,什麽明哲保身,統統不值一提。

信陵君回到魏國,受到魏安僖王的熱烈歡迎。兄弟倆見面,什麽話都沒說,先擁抱著哭了一通,算是把過去的事做了一個了斷。在場的人見了,無不掩面拭淚,心裏都在想:畢竟是兄弟啊!

魏安僖王當場將大將軍的大印授給信陵君,讓他統帥全國軍隊。

信陵君的回歸,無疑大大提高了魏國軍民的士氣,也使得國際上那些本來處於觀望狀態的勢力發生了改變。楚考烈王聽從了春申君黃歇的建議,決定組織合縱聯盟,聯合天下諸侯共同抗擊秦國入侵。趙孝成王也接受了寵臣建信君的建議,積極謀劃與楚、魏合縱抗秦。於是,以楚、趙、魏三國為主體,再加上燕國和齊國,組成了新的合縱聯盟。楚考烈王擔任合縱長(盟主);春申君負責聯絡諸侯,協調關系;信陵君則被公推為盟軍統帥,帶領五國聯軍向蒙驁率領的秦軍發動反攻。

雙方在河外地區展開大戰。聯軍不但在人數上超過秦軍,在士氣上也顯然比秦軍旺盛,再加上信陵君指揮有方,很快攻破秦軍防線,打得蒙驁棄甲而逃。

聯軍乘勝追至函谷關下,蒙驁閉關不出。太原郡的三晉遺民乘機起事,趕走秦國官吏,與信陵君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