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荊軻刺秦王

首滅韓國,秦國加快統一步伐

戰爭仍在繼續。

公元前232年,秦軍攻趙,在番吾(今河北省靈壽)遭遇李牧阻擊,大敗而回。

公元前231年,秦國成功策反韓國南陽守將騰(姓氏不詳),封其為內史(秦國官名,掌管京師民政),因此在歷史上,此人又稱為內史騰。

公元前230年,秦國以內史騰為將,發兵進攻韓國。嬴政棄本土諸多名將不用,而將此重任交給降將內史騰,自然是看中了他熟知韓國的情況,而且在韓軍中有較大的影響力。內史騰果然不負厚望,一舉攻克新鄭,俘虜了在位九年的韓王韓安。秦國遂將韓國滅亡時的全部領土改建為潁川郡。

韓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中第一個滅亡的國家。

韓國的滅亡,自然是由於秦強韓弱,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天下統一已是大勢所趨。

戰國的亂局源自春秋,但其戰亂的規模和損害程度又遠勝於春秋。《戰國策》曾經這樣生動地描述:一場大戰下來,戰死者的喪葬費和傷者的醫藥費,再加上車馬武器的損失,“十年之田不償也”。死傷的將士“刳腹折頤,首身分離,曝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虜相隨於路”,戰敗的國家“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

而自三家分晉的兩百多年以來,這樣的大戰連年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對於結束戰爭的願望越來越強烈,要求實現統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如果說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那麽秦國憑借著先進的政治制度、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靈活的外交手段,已經在這場漫長的拉鋸戰中獲得了人民的支持,成為眾望所歸的“亂世終結者”了。

內史騰也許是出於順天應民的想法,才主動投降秦國,並且甘為驅使,充當了滅亡韓國的捉刀人。

趙國名將李牧

嬴政的下一個目標是趙國。

也是天意使然,公元前230年,趙國的代地發生大地震。據《史記》記載,“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墻垣太半壞,地拆東西百三十步”,造成的破壞可想而知。

到了公元前229年,趙國又發生大旱災,莊稼地裏顆粒無收。民間傳唱著一首歌謠:“趙國哭,秦國笑,誰要是不相信,那就看看地上長不長草。”(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上生毛)

秦國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再度出兵攻趙。

秦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王翦率領,兵出上黨,直下井陘(今河北省井陘);另一路由楊端和率領,兵出河內,進逼邯鄲。

趙國則派李牧和司馬尚率軍抵抗。

中國古代有一篇《千字文》,是少年兒童通用的啟蒙讀物,其中有一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所謂起翦頗牧,就是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因為這八個字,後世也有人將四人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這種說法有些片面。戰國時期人才輩出,能夠與這四人比肩的兵法家不在少數,吳起、樂羊、孫臏、龐涓、樗裏疾、甘茂等人都可圈可點。所以將“戰國四大名將”改為“戰國後期四大名將”或許更為合適。

王翦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自幼研習兵法,少年投身軍旅,通過累積軍功,一步一步做到將軍的級別。據史料記載,王翦第一次獨當一面,是公元前237年進攻趙國,取閼與、轑(liǎo)陽等地,為秦國攻占漳水流域立下大功。秦國諸多將領中,王翦以穩重而聞名,號稱“不敗之將”。

同樣沒有打過敗仗的李牧是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台)人,原本鎮守代地、雁門一帶,防備匈奴人進攻。

匈奴即春秋時期的戎人、狄人,戰國時期的胡人,是當時北方遊牧民族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支。他們逐水草而居,善於騎射,經常入侵秦、趙、燕等國北部邊境,所到之處,屠殺平民,焚燒房屋,摧毀城池,劫掠財產,給這些國家造成巨大的困擾。

由於匈奴人驍勇善戰,來去如風,防不勝防,各國都拿不出有效的辦法來對付他們,只能抓緊修築長城,企圖依靠城墻將匈奴人拒之門外。

即便如此,匈奴人仍然能夠突破長城的薄弱環節,搶到他們所需要的牛羊、糧食和俘虜。

然而,當他們遇到李牧的時候,發現自己遇到了最難對付的敵人。

李牧也是采取防守策略。但是和別人有所不同的是,他在雁門關外修築了許多烽火台,又派大量騎兵出去偵察,因此每次匈奴人來進犯,他都能提前得知情報,及時將部隊、百姓和牲畜、糧食統統撤入城內固守,堅決不出戰。

匈奴人不善於攻城,也不善於打持久戰,又搶不到糧食來補充軍糧,只好在城外叫罵一番,空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