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盛極一時的秦帝國驟然崩潰(第2/7頁)

趙高將秦始皇的詔書拿給胡亥看,胡亥立馬變了臉色。趙高說:“您也看到了,皇上駕崩,沒有只字片言留給其他皇子,只有這封詔書是寫給公子扶蘇的。扶蘇回到鹹陽,肯定會被立為皇帝。到那時,您上無官職,下無尺寸之地,打算怎麽過日子呢?”

胡亥悻悻地說:“我還能有什麽想法?自古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親不給我們兄弟分封土地,自有他的道理,我也只能認命。”

趙高臉上浮現出一絲狡詐的微笑,說:“不是這樣。現在天下的大權,其實就掌握在您、我和李丞相的手裏。您不要只想著有沒有封地,把目光放長遠一點,為什麽不考慮取而代之,自己當皇帝呢?要知道,當臣子和當皇帝,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哦。”

胡亥嚇了一跳,趕緊左右掃視,確認周圍無人,才對趙高說:“這樣的話你都說得出!自古以來,廢長立幼是為不義,違抗父命是為不孝。我本事不如扶蘇卻要強搶他的位置,是為不能。有這三項罪名,就算我坐了天下,大夥也不會服氣,遲早惹上殺身之禍!”

趙高說:“您怎麽這麽迂腐呢?古代的商湯殺了夏桀,周武王殺了商紂王,有人說他們不忠不義嗎?幹大事的人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當仁不讓。如果您顧忌這些小事而放棄這麽好的機會,猶猶豫豫不敢作決定,以後肯定會後悔。敢作敢為的人,連鬼神都要給他讓路,然後才能成功,請您一定要想清楚,不要辜負我的一番好意。”

胡亥聽了,長嘆一聲,說:“現在先皇屍骨未寒,我們就謀劃這樣的事,恐怕不太合適吧?再說了,丞相會答應嗎?”

趙高心裏暗罵了一句,鬧了半天,現在才說真話,敢情是怕在李斯這裏通不過啊!嘴上卻說:“時間緊急,顧不上那麽多。丞相那裏有我去做工作,請您放心。”

胡亥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李斯不同意這件事,就算是趙高篡改了詔書,李斯照樣可以質疑,而且肯定會得到群臣的支持,再加上扶蘇的背後還有蒙恬的三十萬精兵強將,分分鐘可以將他捏得粉碎。

趙高對此早有準備。第二天晚上,他便拿著詔書去找李斯,將詔書給李斯也看了。

李斯點點頭,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趙高說:“現在這封詔書還在我手上,只有您看過。大秦帝國的未來,就握在您和我手上,您難道沒有什麽想法嗎?”

李斯瞪了他一眼:“這種事情難道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能夠議論的嗎?”

趙高不慌不忙,反問了李斯一連串的問題:“您自己想想,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的謀略比得上蒙恬嗎?您在籠絡人心方面比得上蒙恬嗎?您與扶蘇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嗎?”

李斯如實回答:“你說的這幾個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這又有什麽關系呢?”

趙高說:“我在宮中工作二十幾年了,從來沒有見過哪位被罷免的大臣能夠將爵祿傳給兒子的,都是父子共同獲罪,一起被殺了。扶蘇如果當上了皇帝,必然任命蒙恬為丞相,到時候您能不能保全性命,回老家安享晚年,這可就有關系了。而胡亥呢,我曾經教導他讀書,這孩子仁慈厚道,禮賢下士,是始皇帝的二十多個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希望您考慮考慮,讓胡亥來接班。”

李斯按劍而起:“你趕快住嘴,我李斯深受先帝深恩,只知道遵照先帝的旨意辦事,聽天由命,沒什麽可以考慮的。”

秦始皇對李斯確實不薄。據《史記》記載,秦朝建立後,李斯的長子李由被封為三川郡守,而且“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李斯家與皇帝家,已經結下了不解的姻緣。李由從三川任上回家省親,前來看望的百官排成長隊,門前停放的馬車多達千輛。那陣仗,連李斯本人都覺得心驚,暗自對李由說:“物極必反,我本不過是上蔡布衣,如今竟然位極人臣,真不知道下場會怎麽樣!”

聽到李斯這樣說,趙高急得跺腳:“您這個人呐!平安可以變成危險,危險可以變成平安,一個人在安危轉換之際不能拿定主意,那麽聰明的腦袋又有什麽用呢?”

李斯說:“皇上將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怎麽能辜負呢?你不要再多說了,否則牽連到我跟你一起倒黴。”

趙高見李斯這麽固執,沒辦法,只好拿出撒手鐧,說:“做聖人呢,就應該變化無常,根據時局的變化而隨機應變,要善於看苗頭,看動向。事物本來就是變化的,哪有什麽不變的道理呢?如今天下的大權,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完全可以按照我們的意志行事。”

說到這裏,趙高嘆了口氣:“您看,秋霜一降,草木就要凋零;冰雪一化,萬物就能生長。這就是自然規律,您怎麽就認識不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