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城濮大戰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先軫知道,勝利已經在望。但是他或許不知道,這將不是一場尋常的戰鬥,這將是一場意義深遠的,影響整個中國軍事歷史乃至世界軍事歷史的完美戰例。

“開始吧。”先軫下令。

【精兵出擊】

晉國人的戰鼓率先響起,晉國左軍發起沖鋒。

下軍一半的兵力就敢沖鋒?

對於成得臣把陳蔡兩國軍隊放在右軍,先軫幾乎要笑出來。如果是他,寧可讓這兩國軍隊上山頭去當拉拉隊,這也是先軫不用齊秦兩國軍隊的原因,盡管齊秦兩國軍隊比陳蔡兩國軍隊的戰鬥力要強很多。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是先軫對陳蔡兩軍的定義,這樣的軍隊,一個沖鋒就能擊潰。

胥臣額外為陳蔡軍隊準備了一份禮物,以保證兩軍還沒有交手就讓陳蔡軍隊崩潰。

記得當年魯國公子偃大破宋國南宮長萬的那場戰鬥嗎?胥臣博學多才,他決定照方抓藥。晉軍前排戰車上,每匹馬都披上虎皮。

披著虎皮的馬是忽悠不了人的,但是可以忽悠馬。

晉軍的“馬虎”沖鋒,對面陳蔡軍隊的戰馬就開始哆嗦了。國家弱小,連馬的膽子也小。陳蔡軍隊的馬要逃命,馬車上的人更想逃命。原本還不敢逃,怕秋後算賬,現在有借口了:不是我要跑,是馬要跑。

只見陳蔡兩國軍隊瞬間亂了營,大家都是撥轉車頭逃命,誰還有心思打仗?

“陳、蔡奔,楚右師潰。”《左傳》如此記載,一個“奔”字,無比傳神。什麽是奔?就是沒命一般地逃跑,根本不回頭。

陳蔡崩潰,連累楚軍東宮部隊。東宮部隊除了被陳蔡戰車撞翻和壓死的之外,其余戰士誓死不退,被晉國左軍一通橫掃,十死七八,鬥勃拼死殺出,率領殘軍逃命。

第一戰,叫做以我之長擊敵之短,率先突破敵人的薄弱點。

後來《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叫做“亂軍引勝”,其原理就來自這裏。

【殲滅戰】

楚軍左軍戰鼓響起,楚軍沖鋒。

晉軍二狐的上軍旗號混亂,呼兄喚弟,看上去,狐家兄弟根本不是統軍的材料。楚軍開始沖鋒之後,晉軍後隊變前隊,立即逃命,比楚軍右軍的崩潰還要快。

鬥宜申有點不敢相信,晉軍這也太離譜了吧?狐偃難道就是個南郭先生,平時吹牛一套一套,真要上陣就原形畢露了?莫不是晉國人有什麽詭計?

鬥宜申急忙傳令停止前進,楚軍將士一片嘩然,晉國人逃跑了,為什麽不追?

鬥宜申在觀察,他要確認敵人是誘敵還是真的逃跑。很快,他得出了結論:晉國人逃跑了。結論怎樣得出呢?二狐的隊伍逃下了山坡,已經看不見他們。但是很快,更遠處灰塵大起,說明晉國人沒命在逃,已經逃了很遠。

“全速追擊。”鬥宜申下令。

“楚軍馳之。”《左傳》如此記載,真要佩服古人用詞的精到了,一個“馳”字,把楚國人以輕快的步伐全速追擊晉國人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是,楚國人沒有能夠“馳”太久,很快他們就“馳”不動了。

楚軍以加速度沖下山坡之後,從他們的右翼殺出一支軍隊來,這支軍隊的彪悍程度即便在楚軍中都是頂級的。只見大旗飄飄,上面寫著一個“郤”字,原來,這是中軍佐郤溱率公族部隊攔腰殺來。當先一員大將,正是魏犨。魏犨的勇猛楚國人是知道的,看見他,楚軍士兵不戰而怯,無人敢擋。

此戰之後,楚國人把不知死活的行為稱為“找魏犨”,後簡化為“找犨”,這就是當今“找抽”這個詞的來源,此是後話。

當時楚軍被沖成兩段,緊接著,左後方殺出一路大軍,正是晉軍上軍,楚軍後段正當其沖。楚軍前部正要回頭助戰,誰知前方又殺出一路晉軍,帥旗上大寫一個“欒”字,原來,是下軍主帥欒枝率領一半下軍殺到。

現在,楚軍左軍實際上遭到晉軍上中下三軍的夾擊。楚軍被沖成兩段包圍,晉軍人數占據絕對優勢。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日月無光。楚軍有史以來都是拿別人開宰,什麽時候當過被聚殲的對象?當時殺得楚軍哭爹喊娘,呼兄喚弟,不死即傷。鬥宜申在親隨衛隊保護下,拼了老命撞開重重包圍,車也不要了,翻山越嶺而逃。計點手下逃出的人馬,只剩兩成上下。

《左傳》記載:“楚左師潰。”

現在來看看先軫的部署。

二狐的上軍故意亂打旗號,迷惑楚軍。待楚軍進攻,晉軍上軍後撤,下坡之後向左,在一片山丘後埋伏。欒枝率領下軍一半人馬在正後方的樹林後埋伏,預先砍伐樹枝,待上軍撤下山坡並埋伏好之後,用馬拖著樹枝來回跑動,激起灰塵,造成晉國上軍已經逃跑到這個位置的假象,引誘楚軍追擊。欒枝的這一招,後世廣泛應用,《三國演義》中張飛在當陽橋就曾經用來欺騙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