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臥薪嘗膽(第2/4頁)

“也許是吧。”夫差接話,然後命令開席。

宴席上,夫差高興,給大家講了勾踐的嘗糞診法,大家一陣唏噓。

“太神了,有時間也教教我們,以後也可以為大王診病了。”有幾個大夫覺得這是拍馬屁的好法子,紛紛表態要學。

趁著夫差高興,勾踐和範蠡現場大拍馬屁,無非是祝吳王身體健康,萬壽無疆,人民幸福,祖國富強之類的套話。

當晚,盡歡而散。

第二天,伍子胥去找夫差了。

看見伍子胥,夫差就有些心煩,心說這老東西怎麽這麽討人嫌?

“大王,勾踐不是好人哪,伯嚭就是奸臣哪,你千萬不要聽他們的,千萬不要放勾踐回國啊,大王要迷途知返啊。”伍子胥說得語重心長。

“伍子胥啊,你說你,我病了三個月,你什麽時候來關心過我?什麽時候給我送過好吃的?可是你看看人家勾踐,雖然從前跟我們做對,可是後來全心全意投降我們,美女送過來,寶物送過來,自己親自來當奴仆,這也就算了,我病了,人家用嘗糞診法給我看病,親自嘗我的屎尿,這樣的忠心,你有嗎?你一直勸我殺了他,幸虧沒聽你的,我懷疑你是跟他有什麽私人恩怨。再說了,你總說人家伯嚭怎樣怎樣,可是人家在我面前從來沒說過你的壞話,人跟人的境界咋就差這麽遠呢?你啊,回家涼快去吧。”夫差沒有給伍子胥留情面,一番話,直接將伍子胥趕走了。

夫差決定,立即釋放勾踐。

勾踐走的那一天,吳王夫差親自送出蛇門。

“保重啊,不要背叛我們。”夫差叮囑。

“大王,永生永世,不敢忘記大王的恩德啊。”勾踐動情地說,心說我永遠也忘不了你臭屎的味道。

兩人依依不舍,送別而去。

“唉,好人哪。”夫差感慨,像送走了自己的兄弟。

勾踐登船而去,船到越國境內,看到自己的大好河山,勾踐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背景音樂:故鄉的雲。)

【臥薪嘗膽】

回到故鄉,回到故國,回到自己的大床。

勾踐感慨萬千,萬千感慨匯成兩個字:報仇。

“我要報仇。”勾踐對範蠡說。三年的共同養馬生涯,三年的同室而臥,勾踐對範蠡有一種特別的親近和信任。“告訴我該怎麽辦?”

“很簡單,伍子胥都已經告訴我們了。”範蠡說。

“怎麽,伍子胥告訴你了?”勾踐驚詫,難道伍子胥是我們的臥底?

“不錯,伍子胥說過,我們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就可以滅掉吳國。”

“二十年?太長了吧?”

“不長,從現在開始,大王祈禱夫差不要死得太早吧。”

“那,伍子胥還教給你什麽?”

“吳國伐楚,第一件事就是修建都城。如果我們有堅固的都城,也不至於一場敗仗就要投降。”

“好,你來操辦一切。”

範蠡,現在是越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特別要提出,這個時候越國淪為吳國的屬國,因此,越國雖然沒有被滅,但是地盤都變成了吳國所封,吳王夫差只封給了越國一百裏地。按《國語》,越國此時的地盤為“南至於句無(今浙江諸暨),北至於禦兒(今嘉興),東至於鄞(今寧波),西至於姑蔑(今衢縣),廣運百裏”。

那麽,原先屬於越國的地盤呢?要麽被吳國奪走,要麽處於三不管狀態:吳國無力管,越國無權管,當地無人管。

以區區百裏的地盤,越國這個時候只能繼續裝孫子。

範蠡把越國都城從諸暨搬到了會稽,新都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一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圓三方。外城故意不築西北角,象征臣服吳國,吳軍隨時進入。自然,這是用來忽悠吳國人的。

修建都城僅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實施積極的人口政策,也就是春秋越國版的計劃生育政策。

來看看越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壯年男子不準娶老婦,老年男子不準娶壯妻。姑娘十七歲還不嫁人,她的父母就要論罪;小夥二十歲不娶妻,他的父母也要論罪。

有要生孩子的報告上去,公家派醫生守護。生了男孩,賞兩壺酒,一條狗;生了女孩,賞兩壺酒,一頭小豬。生三胞胎的,公家提供奶媽;生雙胞胎的,公家供給食物。

嫡子死了,免除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三個月的徭役,而且勾踐一定親自哭著參加埋葬,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

除了計劃生育政策,還有養老福利政策和人才引進政策。

凡是鰥夫、寡婦、有病和貧弱的家庭,由公家供給其子女生活費用。對那些有才幹的人,提供他們整潔的住房,給他們穿好的,吃好的,讓他們切磋磨煉以崇尚正義。對各地來投奔的士人,一定在廟堂裏以禮接待。勾踐還坐著裝載糧食和肉的船出行,遇到流浪的年輕人,給吃給喝,記下姓名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