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

回到闔閭城,大家都感覺踏實了些。從實際情況看,越國人也就是搶掠了外城,燒了姑蘇台,搶走了夫差的大船,其余的,倒說不上太大的損失。最大的損失是人,太子死了。

夫差有些氣悶,召集大臣們來商討對策。

“狗日的勾踐,原來一直在忽悠我們,我們去討伐他們怎樣?”夫差問大家。

大夫們中,有支持的,有反對的。

“大王,我們連年災害,百姓們連飯都快沒得吃了。我看,我們還是先整好自己再說吧。”伯嚭提出反對意見,他懷疑吳軍已經不是越軍的對手。

“唉,”夫差嘆了一口氣,有氣無力地說,“算了,冤冤相報何時了啊。我們也欺負越國十多年了,也差不多了。再說,現在我們已經是盟主了,何必再跟他們計較呢?和平吧。”

夫差心裏也明白,如果真的跟越國開戰,吳國是消耗不起的。

於是,出乎越國的意料,吳國人沒有來報復,竟然派人來講和。

“也好,我們現在也沒有把握戰勝他們,那就和平吧。”範蠡建議。

於是,吳越兩國簽署了互不侵犯協議。

和平了,和平來得很意外。

【楚昭王】

吳越之間的仇恨似乎在一夜之間敉平了。

可是,仇恨在另一個地方發酵、膨脹。

哪裏?楚國。

這段仇恨,與吳國有關,與伍子胥有關。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去思索的,譬如太子建。

太子建很冤枉嗎?如果我們對比太子建和他的弟弟們,就會發現,太子建沒有當上楚王或許是這個國家的幸運。太子建貪婪而不顧後果,忘恩負義而不擇手段,結果被鄭國人殺死。

太子建有四個弟弟,按照排行,分別是子西、子期、子珍和子閭。楚平王薨之後,囊瓦曾經準備廢掉太子子珍,讓子西繼位,被子西嚴詞拒絕,結果才是太子子珍繼位,也就是楚昭王。後來吳軍侵入楚國,子西和子期全力輔佐楚昭王,楚國得以復國。(見第一八七章)

到吳王夫差六年(前489年),吳國討伐陳國。作為陳國的保護國,楚國由楚昭王親自率軍前往救援。抵達前線之後,那一天,天上有兩塊鳥狀雲彩,在太陽的兩側飄過。楚昭王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聽說周王太史很靈,於是派人去問。周太史確實很有學問,告訴楚國人:“這是楚王的兇兆,不過,我有辦法把這個災難轉移到楚國的令尹和司馬身上。”令尹是誰?子西;司馬是誰?子期。

“不行,他們是我的哥哥,怎麽能害他們?”楚昭王拒絕了。

之後,楚國人占蔔,占蔔的結果是黃河河神作祟,應該去祭祀黃河。

“怎麽可能?我們楚國只有長江和漢水,我怎麽可能得罪黃河河神?”楚昭王又拒絕了。

對此,孔子贊不絕口:“楚昭王通大道矣。”

不過,通大道的楚昭王還是死在陳國前線。

臨死,楚昭王請來三個兄弟交代後事。

“我的兒子太小了,擔當不了楚王的重任。子西哥哥,你來當楚王吧。”楚昭王要把寶座傳給哥哥。

子西拒絕了。

“子期哥哥,那麽你當楚王吧。”

子期也拒絕了。

“子閭,兩個哥哥都不當,你當吧。”

子閭也拒絕了。

楚昭王再次提出要求,到第五次的時候,子閭答應了。

當天,楚昭王薨了。

現在,該子閭當楚王了。

“兩位哥哥,當初之所以答應大王,是因為不這樣他就死不瞑目。現在他安心而去了,我們就共同扶立太子吧。”子閭不肯當楚王。

兄弟三人於是隱瞞了楚昭王的死訊,悄悄撤軍。回到楚國,立了楚昭王的太子熊章為楚王,就是楚惠王。

看看這四兄弟,再看看太子建,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回想當年楚平王廢太子建,恐怕並不就是費無極從中挑撥這麽簡單。蒼蠅不叮沒有縫的雞蛋,大致就是說太子建這樣的人。

【白公勝】

楚惠王二年,子西突然想起哥哥太子建還有個兒子在吳國,也不知道混得怎麽樣了。一打聽,混得一般。

子西和沈尹戌的兒子葉公沈諸梁關系很好,於是跟沈諸梁商量:“我想把公孫勝從吳國召回來,你覺得怎麽樣?”

“我聽說公孫勝這個人奸詐而且喜歡惹禍,只怕他回來會引發動亂啊。”沈諸梁反對,公孫勝的事情他大概知道一些。

“我倒聽說他這人說話算數,而且非常勇敢。把他安置在吳楚邊界,不是可以保衛國家?”子西的看法又不一樣。

“令尹,周仁之為信,率義之為勇(《左傳》)。切近仁愛才是信,合乎道理才是勇。說了什麽都要去做,不擇手段不顧後果,這不是信,也不是勇。公孫勝就是這樣的人,他還四處招募亡命之徒,一定是在圖謀不軌。把他召回來,您一定會後悔的。”沈諸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