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勾踐稱霸(第4/4頁)

“怎麽走的不是文種,是範蠡呢?”勾踐有的時候這樣自言自語。

實際上,範蠡在走之前曾經讓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信上這樣寫:“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史記》)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兩個成語,出於這裏。

看了這封信,文種也就明白了計然是在裝瘋,範蠡為什麽要走。不過,文種舍不得,辛辛苦苦打拼來的地位和財產,怎麽能說走就走呢?

可是,文種很快發現勾踐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差,而且越來越不信任。

終於有一天,文種決定先請個病假,看看形勢再決定下一步怎麽辦。

病假很容易就請到了,但是,沒等文種想明白下一步,越王勾踐就派人來了。

文種的面前是一把寶劍,這把劍的名字叫做屬鏤。文種很熟悉這把劍,因為這是吳王闔閭的劍。吳王闔閭死後,這把劍就成了吳王夫差的劍。勾踐滅吳之後,這把劍就成了勾踐的劍。

這把劍,就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

現在,越王勾踐派人把這把劍送到了文種這裏,同時也讓使者帶了幾句話:“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陰陽怪氣的語氣,配上陰陽怪氣的話。

勾踐的話什麽意思?你教給我對付吳國的七條計策,只用了三條就成功了。剩下的四條啊,你去教給我爹試試吧。

勾踐的爹在哪裏?地下。

文種自殺了。

三大功臣都已經煙消雲散,勾踐實際上就已經無力稱霸了。

所以,在勾踐隨後的時光裏,越國沒有再發生對外戰爭。

不過,勾踐還是做了一件事情,一件有些奇怪的事情。

勾踐對於越國的地理位置不滿意,他希望越國是一個中原國家,而不是一個蠻夷國家。於是,勾踐決定遷都。

勾踐遷都的原則是:越往北越好。

越國最北的地方在瑯邪(今山東膠南市),原本這裏是莒國的地盤,後來被吳國從海上侵占,越國滅吳國之後,就繼承了下來。基本上,算是一塊飛地。

勾踐不管這些,反正莒國隨時可滅掉。於是,勾踐出動戰船三百艘,從海上抵達瑯邪,在這裏建造都城。勾踐之後,越國的都城就在瑯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