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正直是正直者的耗子藥

鄭定公七年(前523年),鄭國發了大水,人們在滎陽南門外的大水坑裏發現兩條龍在打架。

鄭國人民馬上產生了聯想:發大水,是不是這兩條龍打架的原因?於是,人們紛紛提出要求,希望政府祭祀這兩條龍以便消災。

“祭個屁,救災還來不及呢。”子產斷然拒絕,還說了一段很有名的話:“我鬥,龍不我覿(音敵,看的意思)也;龍鬥,我獨何覿焉?禳,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左傳》)

簡單翻譯:我們人打架,龍從來也沒來勸過。龍打架,憑什麽我們要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再者說,水坑就是人家的家,咱們祭祀就能讓他們離開?我們沒什麽求到龍的地方,龍也沒什麽求到我們的地方,管他們幹什麽?

子產,是真的牛。

【裸葬】

鄭定公八年(前522年),子產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在去世之前,子產認真考慮了接班人的問題。綜合考慮之後,他認為遊吉是最合適的人選,盡管遊吉常常質疑自己的做法,可是他正直無私。

於是,子產確定了遊吉接班,經過鄭定公同意之後,子產派人把遊吉請到了家裏。這個時候,子產已經臥床不起了。

“遊吉,看這樣子我是不中了,鄭國今後就交給你了。”子產盡量說得直截了當。

“叔,那您有什麽吩咐?”遊吉是個實在人,並沒有假裝推托做高風亮節狀。

“我知道你個性寬和,對我的嚴厲管理方法始終有意見。不過我要告訴你,只有具備高尚德行的人才能夠用寬松的管理讓老百姓順從,我們這樣的才能必須用嚴厲的政策才行。就像火,就因為熾熱而讓人畏懼遠離,因此很少有人被燒死;而水很柔順,人們就喜歡玩水,所以就經常有人淹死。所以,寬松的管理是很難的。”子產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遊吉點點頭,不過很遲疑的樣子,子產知道,遊吉並不認同自己的看法。

“你有什麽疑問?”子產問遊吉。

“我想問問,該怎樣對待鄧析?”

“鄧析?你按照你的方式就好了。”子產回答。

鄧析是誰?為什麽遊吉要專門提出這個人來?

幾個月之後,子產去世了。

子產家裏很窮,去世的時候家無余財,無法按照卿的規格下葬。鄭國人於是紛紛捐贈財物,子產的兒子很有骨氣,按照父親的遺囑,一概不收。不過鄭國人不管這些,都放在子產家的院子裏,金銀珠寶熠熠生輝。子產的兒子將這些金銀財寶都扔進了河裏,河水因此金光閃閃,這就是鄭州市金水河的來歷。

最終,子產的兒子用牛車將子產的遺體送至陘山,挖坑壘石埋葬,除了生前衣物,沒有任何陪葬品。用個時髦名詞,這就是裸葬。

一個官員是貪是廉,看看他的葬禮就知道了。

如今,在新鄭市與長葛市交界處的陘山山頂有一座子產廟,廟前,有一個不高的土堆,這就是子產的墓。幾千年來,無人盜墓,不知道是太佩服子產還是因為知道盜墓也盜不到財寶。

“文革”時期,墓碑被毀。

公元2010年3月,墓上出現大洞,有人盜墓未遂。

【繼任者遊吉】

遊吉擔任了執政,沒有人反對。

果然,遊吉采取了寬松的管理。可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寬松的管理使得犯罪率迅速上升,強盜開始興起,短短幾個月過去,強盜們竟然在崔苻這個地方嘯聚,為害一方。

到了這個時候,遊吉才不得不承認子產的高明。

“叔啊,我要是早聽你的,怎麽會這樣呢?”遊吉徹底服了子產,於是出兵討伐崔苻的強盜,這一次沒有心慈手軟,把強盜們全部殺死。隨後,恢復子產的嚴厲管理方式。

對於這件事,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論述。

“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訖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母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達,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竟不俅,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左傳》)

這段話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好啊!施政寬和,百姓就怠慢,百姓怠慢就用嚴厲措施來糾正;施政嚴厲,百姓就會受到傷害,百姓受到傷害就用寬和的方法來舒緩。寬和用來調節嚴厲,嚴厲用來調節寬和,政事因此而和諧。《詩·大雅·民勞》中說:‘民眾辛苦又勤勞,企盼稍稍得安康;京城之中施仁政,四方諸侯能安撫。’這是施政寬和。“不能放縱欺詐者,管束心存不良者;制止搶奪殘暴者,他們從不懼法度。”這是用嚴厲的方法來糾正。“安撫遠方和近鄰,用此安定我王室。”這是用和睦來安定國家。又說:“既不急躁也不慢,既不剛猛也不柔,施政溫和又寬厚,百種福祿全聚攏。”這就是和諧社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