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破解史前文明(第2/5頁)

老聃一家和尹喜一家來到苦縣,隱姓埋名,自耕自種。有人問起姓名,就說是周朝戰亂前來避難的難民。

“我姓李,叫李耳。”老聃為自己取了個化名,大致,取化名的祖師爺就是老聃了。尹喜也取了個化名,名叫關尹。

定居下來之後,老聃開始潛心研究那塊金磚上的圖形和文字。

金磚上的圖形是一個圓中兩條魚首尾相連,在今天,就叫做太極圖,又叫陰陽魚。至於文字,老聃並不認識,只能潛心破解。

老聃這一潛心研究,一口氣就到了魯定公五年(前505年)。這一年是吳國大軍攻占楚國,楚國方城山以外成了一盤散沙。

劉文公派出了特別行動隊,實行了代號“暴風計劃”的刺殺行動。刺殺行動非常成功,王子朝在楚國被暗殺。由於楚國正處於滅亡狀態,因此無法對劉文公的暗殺行動采取任何回應。

後來,王子朝的後人以朝為姓,不過改寫為晁。

王子朝,晁姓得姓始祖。

王子朝的死訊很快傳到了老聃和尹喜這裏。

“看來,我要走了。”老聃說。他懷疑自己將是下一個被暗殺的對象。

“他們不知道我們在這裏,怕什麽?”尹喜說。

“不然,附近很多人已經懷疑我的身份了,似乎有人已經猜到了我是誰,我必須走,否則不僅是我,還要連累大家。”老聃下定了決心。

“那,去哪裏?我跟你走。”

“不,我一個人走,我去秦國。我走之後,大家就都安全了。”

“為什麽去秦國?為什麽不去齊國?或者魯國?”尹喜問。

“齊國魯國都是將要內亂的國家。當然,除此之外,我還有別的打算。”

“那,既然你要走,給我留下點什麽來吧,別讓你的學問失傳了。”尹喜提出要求。

“好吧,我答應你。”老聃答應了。

於是,老聃在隨後的幾天裏潛心著作,寫下了洋洋灑灑五千余字。而這五千余字分為道經和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德經》寫成之後,尹喜看了一遍,大吃一驚,因為其中太過玄妙,有些地方完全不能理解。

“老兄,你這些文字包含了什麽?其中的玄妙從何而來?難道就是冥思苦想出來的?”尹喜大為困惑。

“關兄,實不相瞞,這裏的玄妙不是冥思苦想就能想出來的。之所以我能寫出來,是因為我這些年來潛心破解,最近豁然開朗,感覺已經破解了我那塊金磚上的大部分文字,這些文字高明玄妙,匪夷所思,其內容所言竟然是宇宙的生成和天地的玄妙,其中的道理我稱之為道。不過,到現在我還沒有全部明了。”老聃說道。原來一切玄妙來源於金磚。

“啊,那上面那幅圖是什麽意思?”

“不要小看了那幅圖,那幅圖我稱之為太極圖,包含了無窮的內容,包括宇宙天地人的生成運行。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你大概解說一下。”

“天外有天,稱為宇宙。宇宙無邊無際,一開始空空如也,後來無中生有,分為陰陽兩個部分,這太極圖中兩條魚一陰一陽,大小相當,就是整個宇宙。宇宙不斷膨脹擴大,成混沌狀,之後天地生成。”

“你說太極圖包含萬物,還有什麽含義?”

“天有陰陽,人有陰陽,因此我想,地也有陰陽。我從文字中似乎看到,說是我們所處的地原本是個球形,你看著太極圖為圓形,不正好是地嗎?我們稱之為地球。太極圖中兩魚在遊,豈不是暗示地球在轉動?既然地球是圓的,那麽我一路向西或者一路向東,最後豈不是又回到這裏?向東是大海,無路可行。因此我想一路向西,或許就能從海上回到這裏。”

老聃說到這裏,尹喜已經瞠目結舌。

“那,那,那你說這些,與治國處世有什麽關系?”尹喜想了想問。

“哈哈,萬物原本相通。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尹喜終究還是沒有聽得太明白,他只知道老聃留下的文字十分玄妙,今後必將流傳千古。

老聃走了,西出秦國。

有記載說老聃死於秦國,又有說老聃一路向西,到了印度。還有說老聃一路向西,不知所蹤。究竟是怎樣的結果,至今是個謎。

而那塊神秘的金磚,也隨著老聃而不知所蹤。

【史前文明】

關於金磚,未見於任何史冊,純屬推斷。

人的任何思想,必然都是有來源的。我們歷來研究《道德經》,都是只說《道德經》的內容,而不去探究老子的思想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