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說人壞話孔子挨罵(第4/5頁)

“算了。”歐冶子最後還是決定給越王鑄劍,不過再花那麽大工夫鑄鐵劍就不會幹了,要鑄,只能鑄銅劍。

對於歐冶子來說,不幹就不幹,既然要幹,就一定要幹得最好,以免壞了自己的名聲。歐冶子在湛盧山(今福建松溪縣)建爐開工,再造寶劍。

一年時間,歐冶子鑄了五把寶劍,三長兩短,分別是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其中,湛盧劍最為精致,被稱為中國第一名劍。

後來,越王允常把湛盧、巨闕和魚腸送給了吳王,之後落在公子光手中,魚腸劍用來刺殺吳王僚。

據傳,湛盧劍在唐時為薛仁貴獲得,宋代則到了嶽飛手中。嶽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不知下落。

四十多年前,越王勾踐劍出土。該劍出土時完好如新,鋒刃銳利,劍身滿布菱形花紋,用鳥篆刻鏤的銘文為“越王鳩淺自作”,用質子X射線熒光非真空技術分析得知,劍是用相當純粹的高錫青銅鑄成的,黑色花紋處含有錫、銅、鐵、鉛、硫等成分,鑄造工藝非常高超。

現今留世的吳王諸樊劍、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鋒鍔犀利,裝飾精美,其劍身上的暗紋,至今仍是世界科技考古學者苦思冥想的難題。現在,先秦寶劍的防銹防腐蝕技術解密了,原來兵器的表面有一層十微米的鉻鹽氧化物。美國掌握這種技術已經是上世紀的五十年代。

與歐冶子同期,吳國還有兩位鑄劍高手,那是夫妻二人,男的叫幹將,女的叫莫邪。有說法幹將與歐冶子是同門師兄弟,也有說幹將是歐冶子的徒弟。

幹將和莫邪曾為吳王闔閭鑄劍,兩人同樣是四處尋找好的鐵礦石,“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在熔鑄過程中,金鐵不能熔融在一起,莫邪將自己的頭發和指甲削下來扔進爐中,於是“金鐵乃濡”。

這樣說來,這不僅是鐵劍,而且是合金劍。

最終,鑄成寶劍兩柄,就以兩人的名字命名,一把幹將、一把莫邪。

兩把寶劍,幹將和莫邪私藏了幹將,只把莫邪獻給了吳王闔閭。

可惜的是,幹將莫邪到後來只剩下傳說,沒有人知道它們的下落。

【欲速則不達】

轉眼到了齊景公四十八年,晏嬰七十八歲了,齊景公也已經年過六十。

感覺到自己的去日無多,晏嬰請求把自己的封邑全部上繳,齊景公一口拒絕,因為齊國沒有這樣的先例。

在這一點上,晏嬰和叔向是一樣的。

終於,吹燈拔蠟的時間到了。

晏嬰鞠躬盡瘁了。

晏嬰去世的當天,齊景公正在外地遊玩,驟然聽說晏嬰去世,哪裏還有心情遊玩?

“快,去晏嬰家。”齊景公下令。

馬車開始奔馳起來,可是齊景公還是嫌慢。

“你怎麽趕的車?怎麽這麽慢?”齊景公大聲呵斥禦者。

“我,我已經是最快了。”禦者小聲回答。

“快個屁,還不如我走得快。停車,我下去走。”齊景公急了,然後不等車停穩,從車上跳了下來,一個踉蹌險些摔倒,然後大步向前走去。

坐在車上嫌車慢,下車自己走路才發現車比自己走路快得多。

“停車停車,讓我上去。”齊景公沒走出幾步,趕緊又上了車。

沒走多遠,齊景公又嫌車慢,跳下了車。

就這樣一會上車一會下車,一共四次上下車,齊景公總算是急匆匆地趕到了晏嬰的家中。

晏嬰安詳地躺在床上,齊景公不顧一切撲了上去,伏屍大哭,不是假哭,是真哭。一邊哭,還一邊哀號:“夫子啊,你活著的時候整天監督我,糾正我的錯誤。如今你走了,我可怎麽辦啊?嗚嗚嗚嗚。”

齊景公哭得很傷心,他是真的明白晏嬰的價值,真的敬愛晏嬰。哭了一陣,齊景公突然跪下來,把自己的玉佩摘下來,放在了晏嬰的身上。

“主公,這不合乎禮啊。”一位叫弦章的大夫提醒齊景公,因為齊景公的玉佩只能陪葬國君。

“什麽禮不禮啊?夫子不在了,國家說不定都要滅亡了,還講什麽禮?”齊景公沒有理睬弦章,不僅把佩玉放在晏嬰身上,還把自己的帽子也摘了下來。

齊景公哭了很長時間,之後才戀戀不舍而去。用《晏子春秋》的話:哀盡而去。

《史記》中有“管晏列傳”,晏嬰和管仲放在一起,可以說“得其所矣”。當然,從能力和成就上來說,晏嬰比管仲有差距。

太史公稱贊晏嬰“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以司馬遷這樣高傲的人,願意做晏嬰的馬仔,可見得對晏嬰的人品有多麽崇拜。

後世有《晏子春秋》記述晏子的言論事跡,流傳至今,內容非常精彩。關於《晏子春秋》,作者歷來有爭議,比較公論的說法是戰國時期齊國稷下先生中的墨家人物所著,因為晏子的思想與墨家較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