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1464~1492(第6/6頁)

[3] 聖母領報大教堂的十字架神龕大約在1450年制作。就像聖米尼亞托主教堂的神龕一樣,也是為皮耶羅設計的,設計者很可能是米開羅佐。

[4] 盧卡·德拉·羅比亞的《唱詩班唱台》現在被陳列在大教堂歌劇博物館(Museo dell’Opera del Duomo)(主教堂廣場9號)。多納泰羅的作品也在這裏展出。它們都是在1688年被從大教堂裏移出來的,目的是大公王子費爾迪南多和公主維奧蘭特·貝亞特麗切在此舉行婚禮時能有空間容納下更多的歌手。

[5] 鐘樓是從十四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修建,當時喬托是大教堂建造工程的總指揮(Capomaestro)。盧卡·德拉·羅比亞的淺浮雕是在十五世紀三十年代完成的。

[6] 盧卡·德拉·羅比亞的釉面陶磚是為裝飾皮耶羅·德·美第奇的書房而設計的,其中一部分現在陳列於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7] 烏切洛的三幅銅版畫《聖羅馬諾的潰敗》散落到了各處。一幅在烏菲齊美術館,一幅在羅浮宮,第三幅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倫敦的這幅畫描繪的佛羅倫薩指揮官就是尼科洛·達·托倫蒂諾。他在主教堂廣場的衣冠冢由安德烈亞·德爾·卡斯塔尼奧(Andrea del Castagno)設計建造。在它旁邊的另一個衣冠冢是紀念英國雇傭軍首領約翰·霍克伍德(John Hawkwood)的,由烏切洛設計建造。

[8] 波拉尤奧洛的《赫拉克勒斯的苦差》現展於烏菲齊美術館。他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Hercules and Antaeus)展於巴傑羅國家博物館。

[9] 波提切利的《聖母頌》現展於烏菲齊美術館。

[10] 波提切利的《三賢士朝聖》是為聖瑪麗亞諾韋拉創作的聖壇裝飾物,現展於烏菲齊美術館。根據喬焦·瓦薩裏的觀點,畫中將手伸向聖子的腳的國王就是科西莫;穿著白袍跪在旁邊的是洛倫佐的弟弟朱利亞諾;在他後面,對“聖子表現出無限喜愛之情”的是科西莫的二兒子喬瓦尼。在畫正中前景最顯著位置跪著的就是皮耶羅·德·美第奇。而在畫面最右側、穿著橘色袍子的人則是波提切利本人。穿著黑色長袍、肩部有一條紅色帶子的人物可能是一個理想化的偉大的洛倫佐的畫像。

[11] 波提切利的《堅韌》現展於烏菲齊美術館。

[12] 菲利波·利比的《聖母與聖子》於1814年被移出美第奇家族教堂,現在這幅畫在柏林。現在美第奇堂裏展示的是內裏·迪比奇(Neri di Bicci)臨摹的仿品。

[13] 真蒂萊·達·法布裏亞諾的《賢士來朝》現展於烏菲齊美術館。

[14] 在隊列前方穿著藍色衣服的年輕男子騎著神氣的高頭大馬,馬上還有一只豹子,這個人物通常被認為是朱利亞諾·德·美第奇。盡管有人說戈佐利可能是想以取笑的方式展現令人畏懼的、冷酷的盧卡領主卡斯特魯喬·卡斯特拉卡尼·德利·安泰爾米內利(Castruccio Castracani degli Antelminelli),也是佛羅倫薩在十四世紀最強大的敵人。豹子就是卡斯特拉卡尼的象征。按照那一時代的習慣,戈佐利應描畫人們一眼就能想到的象征,而不是直接刻畫與真實人物相似的形象。

[15] 韋羅基奧設計的聖洛倫佐教堂老聖器收藏室中的皮耶羅和喬瓦尼之墓是一座由蛇紋石、銅、斑巖和大理石建造的宏偉建築,於1473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