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淵的泉源(第4/5頁)

正值青春期的米開朗琪羅,很快就成為這位狂熱分子的忠實信徒,且終身奉他的訓誡為圭臬。據孔迪維的記述,米開朗琪羅“一直很仰慕”薩伏納羅拉,且數十年後說他仍聽得到這位修士的聲音。[10]一四九二年大齋節期間,瘦削、蒼白、黑發、濃眉、綠色眼睛炯炯有神的薩伏納羅拉,在聖母百花大教堂的講壇上,講述他所見到的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幻象,佛羅倫薩全城隨之震驚在他驚悚的布道裏。他說他在幻象裏看到,佛羅倫薩城籠罩在陰暗天空下,雷聲大作,匕首和十字架出現在他眼前。這些幻象清楚地告訴世人,佛羅倫薩人若不修正生活方式,將遭憤怒的上帝懲罰。總是自比為《舊約》中之先知的他,以先知的口吻高聲叫道:“噢!佛羅倫薩,噢!佛羅倫薩,因為你的罪惡,因為你的殘暴,你的貪婪,你的淫欲,你的野心,你將遭受許多痛苦和磨難!”[11]

結果,這位修士的預言果真應驗。兩年後,一心要奪下那不勒斯王位的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率領三萬余人的部隊揮師越過阿爾卑斯山,入侵意大利。薩伏納羅拉將這支入侵大軍(當時有史以來踏上意大利領土的最大一支入侵部隊),比擬為漫漫洪水。一四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早上,他在講壇上高聲說道:“瞧!我將放水淹沒大地!”他自比為諾亞,大聲說道佛羅倫薩人若要躲過這些洪水,就必須避難於方舟,即聖母百花大教堂。

這場布道激起了全佛羅倫薩人的驚恐。當時有人寫道,薩伏納羅拉的布道“極盡恐怖與驚駭,哭喊與傷慟,以致每個人茫然若失、不發一語,行屍走肉般地在城裏四處遊走”。[12]薩伏納羅拉追隨者那種驚惶的舉止,使他們有了“哭哭啼啼者”(Piagnoni)的綽號。美第奇家族不久就遭驅逐,十一月,薩伏納羅拉口中的“天譴代行者”,矮小、瘦削、鷹鉤鼻、姜黃色胡子的查理八世,騎馬進入佛羅倫薩城。查理在這裏待了愉快的十一天,受到熱情款待,然後前往羅馬,會晤腐敗墮落之程度讓佛羅倫薩人相形見絀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仿佛真如上天所安排的,這時的羅馬城裏台伯河泛濫成災,在有心人眼中,這再次證明了上帝不滿羅馬人的所作所為。

因而,在米開朗琪羅眼中,洪水是寓意深遠的意象,是強有力的警示,但警示的不是大自然的力量,而是薩伏納羅拉布道中生動描述的《舊約》中暴怒上帝的威力。後來西斯廷頂棚上其他一些形象的出現,也受自這些布道文的啟發;整面濕壁畫的主要內容從以《新約》為題材(十二使徒像),轉變為一系列《舊約》故事,可能也緣於這些布道文的影響(其中有些故事正是該修士最駭人聽聞的布道中的主要情節)。[13]在這之前兩百年裏,意大利藝術家主要著墨於《新約》題材,例如天使報喜、耶穌誕生、聖母升天……柔和、優美的場景描述上帝恩典和人類經由基督獲得救贖的光明故事,讓觀者對人生更覺樂觀。米開朗琪羅雖然制作過聖母子題材的浮雕和板上畫,也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新約》題材作品《聖殤》,卻對這類主題興趣不高。他著迷的是充滿悲劇與暴力,具有吊死、瘟疫、贖罪、砍頭的場景,描述罪與罰的故事,例如他不久後就要在西斯廷禮拜堂拱頂上所繪的濕壁畫。報復心切的上帝、劫數難逃的罪人、曠野裏呼喊的先知,這些騷動不安的形象,無疑都有薩伏納羅拉的影響。[14]

薩伏納羅拉最後以悲劇收場。他在某場布道上高談火刑、憤怒、報應,結果戮及自身,死時遭到同樣的命運。他寫了一本書——《預知真相的對話》,書中宣稱上帝仍如《舊約》時代一樣派遣先知行走人間,並說他,吉洛拉莫修士,正是這樣一位代傳神諭者。他深信他所見的幻象是天使介入的結果,他的布道和對話解釋了最近的歷史事件如何應驗他那些悲觀而劫數難逃的預言。但這些預言反倒成了他失勢的導火線,因為根據教會的正統觀念,聖靈只跟教皇說話,而不會跟來自費拉拉、蠱惑人心的修士講話。因此,一四九七年,亞歷山大六世命令薩伏納羅拉不準再布道、預言,但他我行我素,結果被教皇逐出教會。盡管已被開除教籍,他仍不改其志,繼續布道,最後被教皇命人拘捕,一四九八年五月吊死在領主廣場中央。屍體還遭火刑焚毀,骨灰丟入阿諾河,成為史上一大嘲諷。

當時米開朗琪羅在卡拉拉開采《聖殤》所需的大理石,但很快就會知道薩伏納羅拉的下場,尤其是從哥哥利奧納多那兒,因為身為多明我會修士的利奧納多於薩伏納羅拉遭處決後不久就到羅馬探望米開朗琪羅,且因為是薩伏納羅拉信徒而受牽連,被免去聖職。刻畫聖母懷抱基督屍體的《聖殤》,生動體現了《新約》的基督教救贖精神,[15]但十年後,隨著開始繪制西斯廷禮拜堂的濕壁畫,米開朗琪羅已能夠更自由地發揮受薩伏納羅拉形塑的想象力,描繪更具世界末日恐怖意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