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願為情癡不思量

清朝皇帝後妃成群,三宮六院,佳麗雖不及三千,也是尋常人家無法比擬的。那麽,皇帝與這些後妃們到底有沒有愛情呢?自古就有多情帝君的說法,顯然皇帝和後宮的女人是有感情的。而在帝王與妃嬪的生命裏,又有過什麽樣的愛情故事?

1.高處不勝寒的帝王情愛

許多資料記載過清朝皇帝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皇帝對心愛之人確實有著不同尋常的寵愛。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愛情,有時甚至會愛得死去活來。清帝中不乏其人其事。

沈陽故宮關雎宮鬥匾

皇太極與宸妃

皇太極是位梟勇之君,35歲繼承汗位,大智大勇,堪稱一代名君,而他與宸妃的感情卻也似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柔情似水,傳為千古佳話。

宸妃,名海蘭珠,滿語的意思是“珍愛之女”,舍不得的女孩,有的文藝作品稱之為“哈日珠拉”。蒙古族,孝莊文皇後的親姐姐。宸妃入宮的時間較晚,天聰八年(1634年)嫁過來時,她已26歲了。海蘭珠以其成熟女子的美麗贏得了皇太極的寵愛。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冊封後宮王妃時,賜她居“關雎宮”。關雎語出《詩經·周南·關雎》,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此詩有序稱“後妃之德也”。皇太極以此表達愛意。

皇太極十分寵愛宸妃,宸妃也是備極溫柔,朝夕問醒,終於在崇德二年有了結果,海蘭珠生下了皇八子。皇太極決定立此子為皇太子,可能出於兩點考慮:一是寵愛宸妃,二是此子排序與自己暗合,都為皇八子,認為可能是天意遂立其為皇儲。可是,皇太子不足7個月就夭亡了(感染天花),宸妃受的打擊非同小可,不久病倒,日漸沉重。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極正在松錦前線指揮同明軍作戰,戰況正緊,卻在九月十二日傳來宸妃病訊。他焦急萬分,星如急火地返回沈陽。可惜,盡管他日夜兼程,也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十七日這天,天還未亮,宸妃就撒手西去了,年僅33歲。

皇太極得到宸妃病逝的消息大悲過度,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舉動。他直入關雎宮,全然不顧帝威,撲在宸妃的屍體上,放聲痛哭。一旁的大臣苦心勸解,都無濟於事。皇太極為宸妃舉辦了極為隆重的喪禮,厚葬從優,超越規制,達到國葬程度。皇太極還是無法排解自己對宸妃的思念。崇德六年二十三日中午,他竟然飲食失常,疾病襲身,最後昏迷倒在了地上,語言無序。宸妃入葬後,皇太極不顧一切地跑到宸妃墓前哭喪。

做完這一切,皇太極回想宸妃病逝以來,輔國公紮喀納、承政索海等王公大臣在治喪的過程中,並不盡心盡職,於是重懲臨喪不利之王,並破例奪爵,很多人都不理解,皇帝為何為了一個女人而重懲有功大臣。

康熙帝的殷殷情愫

康熙大帝後宮之中有名分的後妃人數達55位,居清帝之冠,實乃一代多情多義的帝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真愛皇後,克後不立後。在我們的印象中,康熙皇帝是一位重視自然科學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可是,當他的皇後死去之後,他認為是自己克死了皇後,於是,當他的第三位皇後孝懿皇後病逝後,他就再也不立皇後了。

康熙生前共立過3位皇後,分別是孝誠、孝昭、孝懿皇後。孝誠皇後難產而死,康熙帝十分悲痛,當時就承諾立孝誠皇後之子允礽為皇太子。繼後孝昭只做了半年皇後,就死去了。此後他十多年不再立後,直到康熙二十八年,皇貴妃佟佳氏病篤,他才想以立後為之沖喜,結果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皇後即仙逝。所以,他認為自己克後,從此不再立後,以表達自己對後妃生命的珍愛。

另一個細節就是帶愛妃遠征漠北,出巡塞外。一般來講,皇帝出征,是不帶後妃的。康熙皇帝出於對後妃的真愛,在出征時攜後妃前往。征戰不比巡幸,條件很惡劣。但玄燁仍樂此不疲。由於出發時準備不足,後妃的衣物沒有準備齊全,康熙皇帝居然放下皇帝身段,向蒙古王公夫人尋借衣物。

康熙皇帝在新疆一帶巡視時,發現那裏的季節性食物很好吃,有別於宮中,於是,他命人飛馬送給宮中後妃,不時將一些外地紀念品托人帶給眾妃,還托人捎話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別見笑。”

更為有趣的是,康熙帝在外巡幸時,很思念宮中的妃嬪,便向宮中後妃傳遞情書。情書傳出去了,他還急切地等待回音,不時地問:“有書信捎回來嗎?”飛鴻傳書,以表達思念之情,這在寡情的封建帝王中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