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絕代雙驕 十四 河陰慘案

孝明帝的神秘死亡,標志著北魏皇權的徹底喪失。之後北魏以及東西魏的所謂皇帝,至多不過是在“比賽”誰做傀儡的時間更長些。

關於孝明帝之死,各家史書都認為是毒殺身亡,但敘述並不完全一致,總結起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鄭儼主謀論;二、三人合謀論(三人,指的是鄭儼、徐紇與胡太後)。今天的觀點似乎更強調胡太後一人的主要責任,則有略失偏頗的嫌疑。

殺掉親生兒子不是胡太後的最佳選擇。她要維持臨朝稱制的合法性,必須維護孝明帝的皇位。孝明帝沒有親生子嗣,一旦駕崩,皇位的傳承上就會出現大麻煩,很可能使局勢失控。孝明帝要奪她的權力,她是擔心的,但更擔心的人顯然是鄭儼、徐紇這類受孝明帝嫉恨的寵臣。因為奪權若成功,鄭儼、徐紇小命難保,而只要孝明帝還活著,她作為親生母親,下場還不至於很糟。至少從胡太後的角度,她不該是唯一的主犯。

魏收的《魏書》傾向於鄭儼主謀論。《魏書?皇後傳》說:“肅宗之崩,事出倉卒,時論鹹言鄭儼、徐紇之計。”《鄭儼傳》也持這一觀點。《天象志》進一步說:“鄭儼等竦懼,遂說太後鴆帝。”一個“說”字就強調了鄭儼等人的主導作用,讓人感覺胡太後做了槍手。

《魏書》有意襯托高歡高明的見識(魏收是北齊重臣),高歡以前提出“清君側”時,就指明罪魁禍首是鄭儼和徐紇。

但如果是這樣,孝明帝駕崩前後的一系列事件就很難解釋了。孝明帝死前一個月,他寵愛的潘妃生下一個公主,宮中卻向外報告說生了皇子,並且大赦改元。這不可能是孝明帝的意思,也不可能是無心的錯誤。唯一的可能,就是胡太後與她的兩位寵臣通過密謀和彼此妥協,以公主誕生為契機,計劃了一起大陰謀。所以說,《北史》和《資治通鑒》支持的三人合謀論是比較符合邏輯和事實真相的。

三個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就是,先弑孝明帝,再立假皇子,掌控朝中大權,最終平穩過渡,既擺脫了孝明帝的威脅,又可以繼續執政,號令四方。

他們高估了自身收拾亂局的能力,也低估了孝明帝之死的影響力。躲在洛陽宮中搞的陰謀,與玩弄天下於股掌間的手段相比,档次差太遠了。

胡太後立了一個月大的小公主(有人說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發現朝中的反應比較平靜,以為風浪已過,就從孝明帝的堂侄一輩裏(孝明帝是獨生子,連侄子都沒有),挑選三歲的元釗來頂替小公主,然後詔告天下。

駐軍上黨的爾朱榮得知變故,豈肯罷休?他立即怒火中燒,對並州刺史元天穆說:“主上晏駕,只有十九歲,天下人都還稱為幼君;何況現在讓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即位,想要長治久安,怎麽可能呢?我要率鐵騎哀悼先帝,剪除奸佞,再立年長的皇帝,你看如何?”

元天穆贊嘆道:“那可真是伊尹、霍光再現當世了!”

元天穆是宗室,雖與皇室血緣較疏,卻跟爾朱榮的關系十分密切,他的表態極大地鼓舞了爾朱榮。兩人接著商議擁立新君的事。元天穆認為彭城王元勰在世時人氣很高,他的兒子長樂王元子攸有其父風範,又有聲望,不如派人到洛陽城與他秘密聯系,請他做皇帝。

爾朱榮深表贊成,他派侄子爾朱天光,帶著親信,潛入洛陽。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在朝中任直閣將軍,爾朱天光見了爾朱世隆,又由他引見元子攸。

皇位送上門的事畢竟不是人人都能碰上的,元子攸心中高興。這位長樂王的想法很單純,一來他對胡太後的行為深惡痛絕,只恨有心無力,二來他認定要擺平胡太後,只能依靠爾朱榮的力量。爾朱榮到目前為止,表現得中規中矩,是大忠臣。

於是,他表示願意合作,請爾朱天光先向爾朱榮答復,自己則與爾朱世隆準備停當,帶著哥哥彭城王元劭、弟弟霸城公元子正,離開洛陽,北上去見爾朱榮。

爾朱榮在上黨並不安心,他怕自己的選擇不妥,又搞了個儀式,命人鑄造獻文帝諸位子孫的小銅像,想確認誰是天命所歸。

手鑄銅像,以及北魏傳統冊封典禮前常搞的手鑄金人,都是一種占蔔的形式,可能源自遊牧民族的祭祀活動。北魏慣例,每逢冊封皇後,都要先鑄造皇後的金像,如果成功,則立,失敗,則不立。北魏時期的金屬鑄造業相當發達(今天我們還能看到不少精致優美的北魏時期金銅佛像,便是明證),無論是銅像,還是金人,鑄造本身的技術難度並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鑄造者,背後是千絲萬縷的利害牽扯。看起來是占蔔,實際是玩貓膩,專門欺騙爾朱榮這類崇尚迷信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