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絕代雙驕 十六 曇花一現(第2/2頁)

說完,陳慶之下令擂鼓攻城,七千將士個個精神抖擻,如發了瘋的螞蟻一般湧向滎陽的城墻。城內的楊昱正盤算等援兵一到便出城夾攻,哪裏想到梁軍如此兇狠?倉促之間布置守備,根本來不及了。梁軍打頭的士兵已經從城墻缺口處翻了進來,氣勢如虹地殺向城內。滎陽的魏兵死傷慘重,楊昱也做了階下囚。(戰後元顥念他忠義不降,放了他一條生路。但梁軍大殺城中俘虜的部將,卻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仇恨)

梁軍控制了滎陽,元天穆的前鋒也兵臨城下。陳慶之乘敵軍立足不穩,突然率領三千騎兵出城迎戰。魏軍遠道而來,還沒擺開陣勢就遭到痛擊,一下子崩潰了。

滎陽之戰是陳慶之名震中原的經典作品,在攻城和野戰中他都做到了出其不意,速戰速決,把軍隊的機動性發揮到極致,很有現代“閃擊戰”的風采。洛陽城的兒童也因此唱起了“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北魏守軍望風而逃。元天穆率部退往河北,爾朱世隆放棄虎牢,他的弟弟爾朱世承放棄轘轅,在逃跑途中被殺。

洛陽以東再無一險可守,北魏孝莊帝在洛陽呆不住了,他帶著親信秘密逃往河內(今河南沁陽),繼而北上並州,與爾朱榮會合。附近的城池紛紛向元顥投降。元顥與陳慶之進入洛陽,接受北魏百官的朝拜。南朝軍隊最後一次占領了洛陽城,以前,桓溫、謝玄、劉裕等人都曾攻克洛陽,然而只有這一次,洛陽是作為北朝的首都被攻取的。

傀儡元顥在洛陽做的唯一一件好事,是殺了河陰慘案的罪魁之一費穆(惡人自有惡報)。他坐穩了皇位,就不想再受梁國的管束,但畢竟四面都是北魏軍隊,還得倚仗陳慶之的輔佐。陳慶之也意識到打得過狠了,完全超出了預期的目標。他向元顥提出:“我軍人數太少,深處敵人腹地,若讓敵人知道了虛實,哪裏還擋得住?早向南方請求精兵救援才是正道!”

元顥身邊的安豐王元延明說:“陳慶之兵不過數千,已難以駕馭,若再讓他增兵,哪裏還能聽我們的?”

元顥點頭稱是,他趕緊給梁武帝上表說:“如今河北、河南都已平定,只剩爾朱榮的小股勢力,我與陳慶之足以將其擒獲。各州郡新近歸附,正需安撫,不宜增兵驚擾百姓。”梁武帝聽了元顥的話,命其他軍隊停留在邊境觀望,斷了增援的可能。(關於梁武帝是否應該繼續派兵進入魏國,歷來爭議不小。陳慶之的冒險成功,具有相當的偶然因素,而且危機四伏。增兵並不意味著就能擴大戰果,也可能會擴大損失)

元顥與陳慶之的猜忌日益加深之際,爾朱榮的數十萬大兵開到了黃河北岸。

洛陽東北的黃河北岸有一座小城,名叫北中城,緊靠黃河上的河橋。元顥派陳慶之帶著他的幾千白袍軍把守北中城,自己則率領北魏的降兵守在南岸。爾朱榮屢攻北中城不下(攻城都那麽猛,守城更是梁軍的拿手好戲了),又沒有足夠的船只從別處渡河,幾乎打算撤軍再作計較。

黃門郎楊侃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豈可以小敗而廢大謀?元顥已失民望,四方百姓都指望明公早日收復都城。依我之見,不如征召附近的民眾捆紮木筏,沿河東西排開幾百裏,教元顥防不勝防。一旦渡河,大功必成!”

爾朱榮大受啟發,他一面派人從附近找到了幾艘可以作為向導的小船,一面命爾朱兆與賀拔勝監工,準備了大量木筏。一天深夜,爾朱榮大軍從馬渚渡口萬筏齊發,撲向南岸,大敗元延明的守軍。元顥棄城南逃,隨從失散,在臨潁被縣卒斬殺。陳慶之見大勢已去,收拾幾千步騎兵東還,爾朱榮一路窮追,途中梁軍又被汛期的潁水沖沒,陳慶之剃發扮作僧人,一個人抄小路才逃回了建康。

白袍軍的努力付之東流,身為南梁最後的驍將,陳慶之也徒嘆奈何。洛陽城的兩度易手,只是北魏末年的一段小小插曲,前後僅持續了六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