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歸隋 十五 吳明徹收復淮南

作為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國在歷史上的地位很特殊。南朝的階層本質上可以按照籍貫出身分為三類:來自北方說北方話的僑人、世居南方說吳語的吳人,以及廣泛分布於南方山區的蠻族土著。

東晉時期,北方南遷的僑姓士族幾乎控制了所有的統治資源,最典型的便是王、謝兩家的一時極盛,此為“北人治南”。東晉中期以後,長期的南北分裂迫使統治者不得不起用世居吳地的南方人,即“北人用南”。到劉裕做皇帝時,南朝開始形成僑人與吳人共同統治的局面,盡管僑人的勢力在初期還相當龐大,但吳人的重要性已不可忽略,建立劉宋的功臣沈田子、沈林子兄弟,劉宋名將沈慶之、沈攸之,都出自吳興(今浙江湖州)的沈氏,白袍將軍陳慶之,也是南方的吳人。由宋到梁,統治者越來越依賴於吳人的軍事力量,逐漸發展為“南北共治”的局面。侯景之亂使得金字塔頂的僑人與吳人元氣大傷,原先極少為人注意的第三階層借機嶄露頭角,這便是南方蠻族的土豪洞主。

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問題,自古以來就不比北方的簡單,只不過南方蠻族的侵略性相對較低,受到的關注較小。北方有“五胡”,南方有“五蠻”:蠻、俚、溪、僚、越(越一般專指山越。俚、溪、僚三族的名字,以前都是“犬”字旁,以示侮辱,“蠻”字下面的“蟲”,當然也帶侮辱的含義,這些詞今天都廢棄不用了。但有些沿用至今的地理名稱,歷史上與“蠻”字也是類似的,比如蜀、閩等等)。“五蠻”的分布地區大體上是不相交的,蠻族主要分布於荊、湘、雍、郢、司等州,相當於今天的河南南部到湖南之間的地區,蠻族內部還可分為多支;俚族分布於湘、廣州,即今湖南南部與廣東;溪族分布於江州的尋陽、南昌、武陵等郡,即今江西地區;僚族分布於荊州西部、梁、益、寧、交、廣州,即今湖北西部、四川、貴州、廣西以及越南等地的廣大地區(有一種說法認為,老撾的主體民族老族(或稱寮人),便是僚族的後裔);山越主要分布於揚州,即今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帶。此外,還有分布在荊、湘、梁、益州的延族、益州的巴族等等,支系相當復雜。

陳霸先建立陳國,是從五蠻聚居的嶺南起兵的,他必須通過獲取五蠻的支援來擴充實力。北討侯景期間,歸附於陳霸先的勢力中,將近一半是南方的蠻族,比如俚族的侯安都、冼夫人,溪族的黃法氍、歐陽頠(也有說歐陽頠為俚人),割據各地、擁護陳霸先的周敷、周迪、熊曇朗、留異、陳寶應、魯悉達等人,也分別出自溪、越、蠻等族。可以說,沒有南方的“五蠻”,也就不會有陳國,考慮到陳霸先所倚仗的另一半軍事力量,如杜僧明、周文育、吳明徹、華皎等大將,都出身吳人,而陳霸先本人,更是地地道道的吳人,我們可以這麽說,到了南北朝末期,南朝才真正成為吳人與蠻族為主體的南方人的天下,即“南人治南”。陳寅恪先生甚至提出,在某種意義上“陳也可說是南方蠻族建立的朝代”。

但是這種情況到了陳宣帝即位時期,有了很大的改變。所謂“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由於南方蠻族文化水平不高,同時也需要拉攏侯景之亂後殘余的僑人勢力,陳武帝、文帝兩代在文官方面大量任用僑人,治理朝政,例如前面說過的毛喜、蔡景歷、到仲舉、劉師知等等。在武將方面,陳文帝清剿的幾大地方武裝,都是南方蠻族,此消彼漲,北人與南人的矛盾也急劇升溫,侯安都之死,與此也頗有關聯。

因此,陳宣帝面臨兩大問題:一、如何解決僑人為主的門閥士族與南方吳人、蠻族為主的土豪之間的矛盾;二、南陳雖然立國,但外部環境極其險惡,強敵隔江而立,國都建康岌岌可危,如何克服防禦上的弱點,謀求國家的安全,是陳宣帝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這兩大問題指向了同一個答案——北伐。

事實上,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陳、齊兩國就建立了友好關系,而陳、周之間除了華皎謀反的前後三年處於敵對狀態,也基本維持了和平。但南朝的進程反復證明了我們曾經強調的一個道理:“守江必守淮”,淮水的得失直接影響南朝的興亡。凡是淮南防線安全的時代,南朝的統治就穩固,比如元嘉之治、梁武帝時期;凡是淮南防線喪失的時代,南朝的統治就混亂,比如南齊後期、侯景之亂以後。另一方面,長江中遊的江陵和上遊的益州對於江南也很重要,所謂“江左不可無蜀”,失去這兩個地方,就好比咽喉被敵人扼住,隨時有窒息的危險。吳明徹進攻後梁,試圖奪回江陵,便是出於這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