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帝國風雨飄搖(第3/3頁)

李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市)人,原任鷹揚府司馬,大業十三年,與好友曹珍、梁碩等人發動兵變,據守郡城,自稱河西大涼王,改元安樂,設置百官,並於次年登基稱帝。

蕭銑,梁朝皇室後裔,早年落魄,靠替人抄書勉強糊口。楊廣登基後,蕭氏被立為皇後,蕭銑才靠外戚的關系當上了羅川(今湖南湘陰縣東)縣令。大業十三年,蕭銑在董景珍、雷世猛等少壯軍官的擁立下,據巴陵郡(今湖南嶽陽市)起事,自稱梁王,改元鳳鳴。次年四月,蕭銑稱帝,國號為梁,一切典章制度皆依梁朝舊制。

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

公元617年,大隋帝國山河裂變、乾坤倒轉,一個又一個亂世英雄爭先恐後地浮出了歷史水面。很顯然,這些來自帝國內部的軍官、富豪、貴族、外戚起兵的目的,與前期造反的那些底層民眾截然不同——他們不是為了向朝廷爭取生存權,而是為了與楊廣爭奪統治權!所以一旦起兵,他們便會迫不及待地分疆裂土、稱帝稱王,向隋朝的統治合法性發起強烈的挑戰。

此外,這些原本便已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並且擁有相當軍事實力的新一波叛亂者,在戰場上的表現也遠非前期的農民軍可比。換言之,大業七年到大業十二年間的農民起義,充其量只是拉開隋朝滅亡的序幕而已,最終顛覆隋朝社稷、重建帝國政治、決定歷史走向的,只能是來自帝國體制內部的這批精英!

大業十三年,大隋帝國已經風雨飄搖,迷失的隋鹿正在等待著新的主人。

這一年五月,一個擁兵一方、實力雄厚的封疆大吏,在耐心地蟄伏數年,冷靜地縱觀天下大勢之後,終於緩慢而堅定地出手了。

他,就是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