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半壁:蕭梁的覆滅(上)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冬天,天下的形勢讓唐高祖李淵憂喜參半——憂的是劉黑闥等反叛勢力在大河南北死灰復燃,喜的是帝國南部半壁江山順利平定。

正當各路唐軍在河北被劉黑闥打得落花流水的時候,以趙郡王李孝恭和行軍總管李靖為首的唐軍經過數年努力,終於在這一年十月生擒了南梁皇帝蕭銑,一舉消滅了這個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

平定蕭梁、鼎定半壁雖然掛的是宗室親王李孝恭的名頭,但是誰都知道,真正的首功之人其實是李靖。

李靖最初被李淵派往南方征討蕭梁的時候其實是很窩囊的,因為李淵並不信任他。

單從他當時擔任的官職——開府——就可見一斑。所謂開府,只是一個正四品的散官,既沒有實際的職權,更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李淵讓李靖以這樣的身份到前線去打仗,與其說是希望他建功立業,倒不如說是故意給他小鞋穿,好尋找機會整死他。

說白了,李淵仍然不忘舊惡。

當初要不是李世民大喊刀下留人,李淵早把這個可惡的“告密未遂者”一刀砍了。雖然看在李世民的面子上留了他一條命,可李淵無論如何就是看他不順眼。

把李靖派到前線不久,李淵終於逮著了一個殺他的機會。

當時蕭梁的兵力還很強大,所以李靖抵達峽州(今湖北宜昌市西)後就一直滯留不進。李淵立刻下了一道密詔給峽州刺史許紹,讓他以“遷延不進”的罪名把李靖就地斬首。

如果這個許紹老老實實執行天子的密令,那麽歷史上就沒有什麽初唐名將李靖了。如果許紹只是一個唯唯諾諾的普通官僚,那麽李靖最後也只能成為一個懷才不遇並且含冤而死的小角色,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像泡沫一樣轉瞬即逝。

所幸峽州刺史許紹並不是個普通官僚。

他是一個有德之人,而且有惜才之心。他知道李靖胸中自有甲兵百萬,只是一直缺少施展才幹的機會,於是按下詔書,上疏李淵,說明前線戰事吃緊,急需人才,可以讓李靖戴罪立功,以觀效尤。李淵看到奏疏後想想也有道理。為了統一大業,李淵只好暫時撇開私人恩怨,收回成命,等著看李靖的立功表現。

一連兩次僥幸躲過皇帝的屠刀,讓李靖深刻地體驗到什麽叫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再有第三次機會了。如果不能及時建立戰功,那他的腦袋就沒有繼續待在肩膀上的理由。

李靖仰天長嘆,苦苦等待著鹹魚翻身的那一天。不久,開州(今重慶開縣)蠻族首領冉肇則聚眾反叛,率部進攻夔州(今重慶奉節縣),趙郡王李孝恭迎戰,結果被蠻軍擊敗。

一展身手的機會終於來了!李靖主動請纓,只帶了為數八百人的一支小部隊,便成功襲破了蠻軍大營;其後又在險要之地設伏,大敗十倍於己的蠻軍,斬殺冉肇則,俘獲五千余人,一舉平定了蠻族叛亂。捷報傳至長安,李淵的意外和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為了掩飾自己先前對李靖的不公,李淵在朝會上對百官說了一句很巧妙的話,他說:“朕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舊唐書·李靖傳》)

這句話既誇獎了李靖,同時也誇獎了李淵自己。因為他把李靖所取得的戰績說成是他故意使用激將法的結果。所謂“使功不如使過”,意思就是與其用功勛去激勵下屬建功立業,還不如適當給他一些壓力,讓他感覺自己有過失,然後他才會加倍努力,以求將功補過。

這固然是很高明的馭人之術,可明眼人都知道,先前李淵對待李靖的那些做法壓根就不是這麽一回事。

可不管怎麽說,通過這次勝利,李淵總算徹底改變了對李靖的看法。他在隨後下發給李靖的詔書中稱:“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朕雖與你遠隔,但深明卿之至誠,極為嘉賞,卿勿憂富貴也。”除了公開頒發的詔書,李淵還特意給了李靖一道手詔,說:“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矣!”這句私下裏的體己話固然表明了天子李淵與李靖和解的誠意和熱情,可同時也向我們透露出——李淵之前對那些“舊事”確實是一直耿耿於懷的。

武德四年二月,否極泰來的李靖壓抑多年的能量開始噴發,他胸有成竹地向趙郡王李孝恭呈上了平定蕭梁的“十策”,李孝恭轉呈朝廷。李淵當即采納,以李孝恭為夔州總管,命他大規模制造戰船,訓練水軍;同時授予李靖行軍總管兼長史之職,命他全權負責軍事。

至此,李靖才終於有了一個與他的能力和任務相匹配的職銜。從這一刻開始,李淵已經把平定南方半壁江山的重任托付給了他。

李靖輝煌的軍事生涯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