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選 舉(上)(第5/12頁)

明經之見輕,昔人皆謂由其所試惟資記誦。《通典》雲:“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間開惟一行,裁紙為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為通。”《注》雲:“後舉人積多,其法益難,務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絕句,疑似參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尋之難知,謂之倒拔。《舊書·良吏·楊玚傳》:開元十六年(728年),遷國子祭酒。奏曰:“竊見今之舉明經者,主司不詳其述作之意,曲求其文句之難。每至帖試,必取年頭、月日,孤經絕句。且今之明經,習《左傳》者十無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學,廢無日矣。請自今已後,考試者盡帖平文,以存大典。”年頭、月日,《新書》作年頭、月尾。《日知錄》曰:帖試之法,用紙帖其上下文,止留中間一二句,困人以難記。年頭如元年、二年之類,月日如十有二月乙卯之類。今改曰年頭、月尾,屬對雖工,而義不通矣。既甚難矣,而舉人則有驅懸孤絕索幽隱,為詩賦而誦習之,不過十數篇,則難者悉詳矣。此所謂帖括也。《舊書·楊綰傳》:綰言“明經比試帖經,殊非古義。皆誦帖括,冀圖繳幸”。其於平文大義,或多墻面焉。”《通典》又雲:“天寶十一載(752年),禮部侍郎楊浚始開為三行。”《注》雲:“不得帖斷絕疑似之言也。”《通考》:馬貴與曰:“愚嘗見東陽麗澤呂氏家塾有刊本呂許公夷簡應本州鄉舉試卷,因知墨義之式。蓋十余條。有雲:作者七人矣,請以七人之名對,則對雲七人某某也,謹對。有雲:見有禮於其君者,如孝子之養父母也,請以下文對,則對雲:下文曰:見無禮於其君者,如鷹鹯之逐鳥雀也,謹對。有雲請以注疏對者,則對曰:注疏曰雲雲,謹對。有不能記者,則只雲對未審。其上則具考官批鑿。如所對善,則批一通字,所對誤及未審者,則批一不字。大概如兒童挑誦之狀。故自唐以來賤其科。所以不通者,殿舉之罰特重,而一舉不第者,不可再應。案《考》載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詔:“舊制九經一舉不第而止,自今一依諸科舉人,許令再應。”蓋以其區區記誦,猶不能通悉,則無所取材故也。”其言似矣。然業進士者之誦《冊府》及《秀句》,亦何以異於業明經者之誦帖括邪?此則仍是尚文之風氣為之耳。

明法:《新志》雲:“試律七條,令三條。全通為甲第,通八為乙第。”《通典》雲:“試律令各十帖,試策共十條。”《注》雲:“律七條,令三條。”又雲:“全通為甲,通八以上為乙,自七以下為不第。”《新志》辭亦不具。

書學:《新志》雲:“先口試,通,乃墨試。《說文》《字林》二十條,通十八為第。”《通典》雲:“試《說文》《字林》凡十帖,《注》雲:“《說文》六帖,《字林》十帖。”口試無常限,皆通者為第。”

《新志》雲:“凡算學:錄大義本條為問答,明數造術,詳明術理,然後為通。試《九章》三條,《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算》各一條,十通六。《記遺》《三等數》帖讀十得九為第。試《綴術》《緝古》,錄大義為問答者,明數造術,詳明術理;無注者合數造術,不失義理;然後為通。《綴術》七條,《緝古》三條,十通六,《記遺》《三等數》帖讀十得九為第。落經者雖通六不第。”其辭似有衍錯。《通典》雲:“試《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綴術》《緝古》帖各有差,《注》雲:《九章》三帖,《五經》等七部各一帖,《綴術》六帖,《緝古》四帖。兼試問大義,皆通者為第。”

《舊書·職官志》雲:“舊無五經學科。自貞元五年一月,敕特置三禮、《開元禮》科。長慶二年二月,始置三傳、三史科。後又置五經博士,檢年月未獲也。”《通典·選舉典》雲:“貞元二年六月,敕自今已後,其諸色舉選人中,有能習《開元禮》者,舉一人同一經例。《新志》雲:貞元二年(786年),“詔習《開元禮》者舉同一經例”。辭不完具。選人不限選數許集。問大義一百條,試策三道。全通者超資與官。義通七十條,策通兩道以上者,不在放限。其有散試官能通者,亦依正員例處分。《新志》雲:凡《開元禮》,通大義百條、策三道者,超資與官。義通七十、策通二者及第。散試官能通者依正員例,辭亦不確。五年五月,敕自今以後,諸色人中有習三禮,前資及出身人依科目選例。吏部考試,白身依貢舉例。禮部考試,每經問大義三十條,試策三道。所試大義,仍委主司於朝官、學官中揀擇精通經術三五人聞奏,主司與同試問。義、策全通者為上等,特加超獎。大義每經通二十五條以上,策通兩道以上為次第,依資與官。如先是員外、試官者,聽依正員例。其諸學生願習三禮及《開元禮》者並聽。仍永為常式。九年五月,敕其習《開元禮》人,問大義一百條,試策三道。全通者為上等。大義通八十條以上,策兩道以上為次等。余一切並準三禮例處分。仍永為常式。其選授之法,亦同循前代。”則三禮始貞元五年(789年),《開元禮》實始二年(786年)也。《十七史商榷》雲:李涪以《開元禮》及第,見《北夢瑣言》第九卷。其三傳、三史,《新志》謂始長慶三年(823年)。雲:是年,“諫議大夫殷侑言:三史為書,勸善懲惡,亞於六經。比來史學都廢,至有身處班列,而朝廷舊章莫能知者。”於是立史科及三傳科。又雲:“凡三傳科:《左氏傳》問大義五十條,《公羊》《穀梁傳》三十條。策皆三道。義通七以上,策通二以上為第。白身視五經,有出身及前資官,視學究一經。”“凡史科:每史問大義百條,策三道。義通七、策通二以上為第。能通一史者,白身視五經三傳,有出身及前資官,視學究一經。三史皆通者獎擢之。”此數科,皆因當時治此學者少而設,寓有獎勸之意。然石晉天福五年(940年),禮部侍郎張允奏罷明經之辭曰:“竊窺前代,未設諸科,始以明經,俾升高第。”其時明經所試,“悉苞於九經、五經之中,無出於三禮、三傳之內”,薛《史·選舉志》。則設科實未免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