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頁)

“都密談了些什麽呢?”金玉均抱臂沉思。

“袁世凱會見閔泳翊後,把他送回右營。在右營,兩人又交談了一陣子。然後袁世凱去訪吳兆有。我設法把他們的談話內容弄到手。”李寅鐘說。

右營使閔泳翊在右營有自己的公館,在袁世凱處的談話內容無法知道,但在右營的談話底稿,倒有辦法弄到。閔泳翊同袁世凱靠筆談。筆談的底稿稱“談草”,一般交公館總管保存。右營的談草當然在右營,神通廣大的李寅鐘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安插了爪牙,想悄悄地搜查右營公館,並非難事。

11月19日,閣監樸大榮來見金玉均,報告說:“穆麟德把擺在延慶堂的兩門大炮買走了,昨晚移進清軍防地。”

“什麽?兩門大炮讓清軍弄走了?誰的命令?”

“右營使的命令。他說不修理已不能用,所以交給了吳兆有。”樸大榮答道。

當時的朝鮮軍連操作大炮都成問題,出了故障更沒法兒修復。

武裝政變用的武器,約定由井上角五郎偷偷從日本購買,承擔運輸的是日方的福澤諭吉。購置的武器裝備有日本刀、步槍、彈藥等。

比購置武器更難的是招募兵員。兩年前“壬午軍亂”時民眾所顯示的反日情緒,並未消失。朝鮮人極其痛恨那些壓根兒把他們當奴隸的日本人。提起親日派,人們馬上會聯想起“賣國賊”。於是,只好通過李寅鐘用金錢招募,自然都是些市井無賴。